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章 《理智與情感》拍攝記事二 (第1/3頁)

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智與情感》的拍攝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從五月到六月再到七月初,劇情已經完成了大半。

在很多方面,威廉都自覺成長了不少。

李安是個很挑剔的導演,電影的每一個鏡頭他都追求完美,為了完美重現十八世紀英國鄉村的很多場景,他要求所有人都要保持寬鬆的心態,以便隨時能入戲,重現中上階級鄉紳貴族的儀態風貌,還要求所有男演員都弓馬嫻熟,能少用替身就少用替身。

所以演員們在拍戲之餘,每個人都參加了不少修身養性的課程,比如英國古典禮儀,比如馬術和打獵,比如鋼琴和古典音樂,甚至還有瑜伽和太極拳。

在騎術越發精湛的同時,威廉發覺自己身體的靈活性和肌肉強度度也增高了許多,這讓他想到了自己曾經擁有過的那匹紅棕色的純血馬,也有了回美國後堅持馬術練習的想法——不過暫時也就想想罷了,在洛杉磯練習馬術,成本比在英國高出太多了。

當然,增長最多最快的,還是演技。

李安不是個冷酷古板的導演,雖然他在拍攝之餘經常沉默寡言,看起來很不好接近,但那其實是亞洲人特有的矜持禮讓的氣質帶來的錯覺,威廉瞭解這點,所以哪怕起初的幾次接觸李安都是用不苟言笑、公事公辦的態度對待他,他還是堅持有問題就主動向對方請教,親密度慢慢的就給蹭到了友好。

李安給了威廉很多指點,讓他的表演變得更加內斂,更有神韻。

對用眼神演戲越來越得心應手,是威廉最大的收穫。

西方人和東方人的文化不同,風俗不同,性格不同,表演方式當然也有很大不同——東方式表演更加內斂,講究眼神傳情,而好萊塢式表演則比較外放,演員們表演的時候常常眉毛鼻子嘴巴一起跟著動,偶爾還配以誇張的肢體動作。

當然了,無論東方西方,表演的最終追求都是一樣的——形神合一,將自己和角色從*到靈魂融為一體。

但這個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有人走了幾年,有了走了幾十年,還有人終其一生都在門外徘徊。

美國演員工會經常定期舉辦一些培訓班,請講師輔導演員們表演,可是這些講師傳授的基本上都是一些通俗的、模式化的、沒新意的東西。

演技是很個人的東西,深層次的表演方式,始終需要演員個人去了解、學習、修煉。

而在這個過程裡,如果能得到名師指點,學會撥雲見日的手段,對演員來說是極大的幸運。

威廉現在就認為自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

——對比一下現在和進組最初的演技,威廉很明顯能發覺自己當時的稚嫩,可惜電影膠片一旦用過就沒了重新補過的機會,威廉只能期望電影上映時,影迷能原諒愛德華·費拉斯時有的青澀演繹。

雖然《理智與情感》劇組暫時還沒幾個人能理解威廉為何會對李安那麼尊敬,但對世界娛樂圈發展有模糊印象的威廉知道,李安會在未來取得非常非常大的成就,似乎起碼有拿過一座奧斯卡最佳導演?能被奧斯卡最佳導演手把手指導演戲,向對方請教時姿態再低威廉都不覺得委屈自己。

算算時間,再有二十天左右《理智與情感》就要封鏡了,得閒的時候,威廉打電話給經紀人亞蒙詢問了一下自己接下的另一部電影的籌備進度。

沒想到卻從亞蒙口中聽到了一個很令人驚訝的訊息——《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的女主角幾經波折後最終確定了,但卻不是眾望所歸的娜塔莉·波特曼,而是一個之前並不出名的新人克萊爾·丹妮絲。

“我來英國之前,不是說娜塔莉·波特曼都快跟劇組簽約了麼?”威廉疑惑的問。

亞蒙解釋了一下換角的內情。

原來女主角臨陣換人也是巴茲·魯赫曼導演迫不得已才做下的決定:莎士比亞原著裡的朱麗葉出場年紀是十四歲,正好去年憑藉《這個殺手不太冷》驚豔好萊塢的娜塔莉·波特曼今年也十四歲,於是魯赫曼從電影剛開始籌拍的時候就決定了請波特曼來飾演朱麗葉,和波特曼父母本人接觸的時候,對方也同意了。

不過在正式簽約前,依照程式魯赫曼導演還是讓娜塔莉·波特曼和羅密歐的飾演者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對了一下戲,沒想到就是這次對戲對出了問題——定妝的時候,無論是娜塔莉的朱麗葉還是萊昂納多的羅密歐都很美好,美好的讓魯赫曼覺得自己能拍一部“史上最美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了,但是當兩人一起站在鏡頭前念臺詞的時候,問題就來了,波特曼的戀愛鏡頭太青澀,根本表

《影帝的誕生(美娛) 小說》 第21章 《理智與情感》拍攝記事二(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