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影片連線 (第1/6頁)
搖曳菡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威廉當然知道艾倫·德詹妮絲,她是近年來好萊塢公開出櫃的同性戀者中最出名的一位, 八十年代就聞名全美的喜劇演員, 九四年的時候, ABC電視臺還為她量身打造了同名電視劇集《艾倫》, 想做成女版的《宋飛傳》,這部電視劇也的確很受歡迎,她還憑此獲得過兩項艾美獎提名。
然後到了九七年, 艾倫·德詹妮絲主動在節目中坦陳同志身份, 隨後還公開了和女星安妮·海切的情侶關係, 當下立即轟動全美, 連大洋彼岸的歐洲媒體都多有報道。艾倫從此成為美國同志先驅人物, 好萊塢同性戀群體的一面旗幟, 飽受媒體讚譽,但隨之而來的,是她的同名情景喜劇被砍, 事業也迅速轉入低潮。不久後安妮·海切與哈里森·福特主演的電影《六天七夜》上映遭遇票房慘敗,失利原因也被歸咎於艾倫的出櫃上, 因為“明明是女同性戀還在電影裡和男人談情說愛,誰信呢?”
從艾倫·德詹妮絲及其女友的遭遇上就能看出來, 在好萊塢,出櫃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同志的身份太具有標籤性了,一旦貼到身上, 說真的, 觀眾再在銀幕上看到這個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再是“他是個演員/演過什麼電影/得過什麼獎”, 而變成了“噢,他是GAY”。
金賽報告指出完全的男同性戀者(也就是隻和同性發生性接觸)只佔男性的4%,女同性戀的比率大概是男性的一半。不過因為男性金賽報告和女性金賽報告分別是在1948年和1963年出版的,九十年代美國和法國有機構又做過大樣本的抽樣調查,新的結論是如果把能感受到同性吸引力,和與同性發生過關係算進來的話,這個數字範圍可以擴大到4%~10%,好萊塢的同性戀比例雖然是所有行業裡最高的,也只佔不到25%而已——在這樣異性戀佔絕大多數,社會風氣也並不開放的現實背景下,很多人可能一看到同性戀演員和異性接吻就會感到彆扭和排斥,臆測演員的私生活多於關注他們電影裡的表現,對於有藝術追求的演員來說,這等於是毀滅了他們大半的職業生涯。
而且,每個成名已久的演員身後都有一個團隊指望著他/她吃飯,經紀人、經理人、公關、造型師、助理、保鏢,演員掙得越多他們的薪水也越多,但如果演員出櫃,就會失去成為商業大製作主演的機會——商業電影一切都是為了票房,如果主演是同性戀,那麼哪怕電影分級是G,都有可能遭到一些保守州的家長組織和基督教會組織抵制上映和觀看,在美國這並非沒有先例——演員的收入驟降,這些人的飯碗也會砸了,所以有些演員決心要出櫃的時候,來自他們身邊的阻力反而是最大的。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避免成為同志群體的代言人。北美所有成功的平權運動都離不開兩個顯著的因素,一個是激進的抗爭,另一個是擁有話語權能為群體發聲的代言人,黑人運動如此,女權運動如此,同志運動也是如此。而比起前兩者,同志平權一向要艱難的多,因為現實中,黑人能高喊拒絕種族歧視,女效能大叫男女平等,很多同志,卻連向周圍人坦誠性向都做不到。
在這樣的環境與背景下,一旦有明星出櫃,就意味著擔起了沉重的公眾責任,同志群體和組織就希望你成為代言人,併為平權運動貢獻更大力量,而因為明星的名氣足夠大,他們對媒體和公眾來說也就自動成為了同志群體的代表——這種代表往往具有很濃厚的政治意味,每逢州選舉、大選年,說不定人人都要來問你的意見,還指望你為某個能兌現競選承諾的候選人捐款站臺——雖然好萊塢從不缺少投身競選活動的積極分子,但也不是每個人都對政治遊戲感興趣。
和這三個原因比起來,其他諸如被激進的反同組織或教會指責,給同性友人帶去緋聞麻煩,被取消和公共臺的合作等麻煩,都算是小菜一碟了。
所以好萊塢的A-list演員裡沒有一個是GAY,所以就算朱迪·福斯特有個相愛多年的同居女友,兩人還透過人工受孕的方式生育了兩個孩子,第二個孩子去年才出生,這些事在好萊塢算是個公開的秘密,但她仍然不會選擇出櫃,也不會在媒體採訪時說傾向於同志群體的言論——這不是單純的害怕被恐同者歧視排斥,而是綜合了職業前景、經濟來源、名氣地位甚至政治在內的多重考量。
威廉不僅僅是從艾倫·德詹妮絲想到朱迪·福斯特,還將半個世紀來好萊塢所有性向曖昧不清的演員人生歷程回憶了一遍,從魯道夫·瓦倫蒂諾、葛麗泰·嘉寶、瓊·克勞馥、加里·格蘭特到詹姆斯·迪恩、蒙哥馬利·克里夫特、安東尼·帕金斯、馬
《影帝的誕生類似小說》 第229章 影片連線(第1/6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