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3章 一封家書 (第1/1頁)

海藍不見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記好大白工所需要的材料單,陳安邦就準備回金家街了,雖然馬上要到飯點了,但是因為現場的碗筷有限,陳安邦讓嚴紅軍帶大白工老汪在現場吃了飯再走,他先走一步。

走到校門口時與門衛大爺打了聲招呼,大爺提醒說前面還有一趟小公汔沒走,還有五分鐘就發車了,現在趕緊點還來得及。

陳安邦道了一聲謝之後趕緊往公交站附近跑去,這一趟小公汽是屬於私人承包線路那種,是城市交通的一種補充,線路特別長,一般都是在偏遠郊區晃來晃去,從二十中學能晃到辛寨子去,就是班次比較少,一天也發不了幾趟車。

陳安邦這次沒有在三道溝下車,延遲了兩站在山東路附近下車了,山東路是濱城著名的美食一條街,從頭到尾分佈著大大小小的飯店,以前一到夏天的時候滿大街都是燒烤攤,後來不讓擺露天燒烤才稍微收斂一點。

陳安邦順著山東路往南走,一般南方人初來北方分不清東南西北,這是由於南方多山地的情況造成的,城市和鄉間道路由於山地的阻隔很少有直線,而北方則多是一馬平川所以方位一目瞭然,但是陳安邦畢竟在此地生活多年,隨便在哪一瞅方向就知道。

很快陳安邦走到山東路與千山路路口,這裡一到晚上就有許多的小商販出來擺攤,久而久之就形成夜市,黃金時期號稱濱城三大夜市之一,與太原街、西安路齊名,後來因為城市建設也不讓擺了,當然現在只是有零星攤販出來擺攤,想形成黃金夜市的格局還需要幾年發展,大概在兩千年左右達到高峰。

十字路口有一家旺達超市,這是一家便利店形式的小超市,這裡是濱城旺達的第一家店面,陳安邦前世給他家裝修過,頂峰時期他們家在濱城地區曾經發展到一百多家店,後來因為盲目擴張也倒閉不少,只剩下幾家地腳最好的苟延殘喘,在羅森、聯華、良友金伴、太陽系等便利店的衝擊下艱難地生存著。

陳安邦進到店裡,隨意的看看商品,還是那個時代的熟悉的擺貨方式,因為位置不錯,買貨的人也很多,收銀員非常忙碌,另外有幾個銷售和安保之類的人員盯著往來的客人,這個時期也沒有什麼攝像頭,全靠人工鷹眼防盜,這個店面曾經最高的銷售記錄一天賣了十萬塊現金,也是旺達效益最好的店面。

陳安邦轉了一圈,買了一袋饅頭,再加上熟食香腸,想了想又拿了一筒龍鬚麵,北方的許多地方都有賣成品饅頭,濱城的濱城商場和旺達這樣體量大一點的超市都有自己的饅頭工廠,許多老百姓早上煮點稀飯就可以,配上買來的成品饅頭,有的商超逢年過節還會推出饅頭禮盒,這個是純饅頭,不是南方那種帶餡的,那種北方統一稱為包子,只有上海及附近地區稱為肉饅頭。

陳安邦結完賬,拎著塑膠袋往金家街走去,這裡離陳安邦住的地方直線距離不遠,走路可能十多分鐘,但是公交車沒有通行的,所以就得走著過去,千山路東段是個小山坡,陳安邦準備往上走時看到有家郵電局,陳安邦突然想起遠方的父母,前世陳安邦的父親在陳安邦事業還沒起來時就去世了,老母親倒是好一點,比老爺子多活了二十多年過了點好日子,所以陳安邦前世覺得對父親有些虧欠。

陳安邦進了郵電局之後,排隊領了一張匯款單,寫上老家的地址和收款人姓名之後,交給櫃檯辦理五百元的匯款,因為兩地相隔較遠,一個是華東一個是東北,所以收了十塊錢的手續費。

陳安邦順便又買了一些信封、信紙和郵票,這麼長時間沒有給家裡寫信,一個是因為剛來沒有什麼事情好說,二是陳安邦很久沒有寫信的習慣了,突然從5g的時代來到1g都沒普及的時代,陳安邦在某些方面確實有些不適應。

比如說後世你想找哪個工人,直接開啟手機通訊錄,一個電話就能知道他有沒有時間,而這個年代就不行,你需要上門去找或者在他等活的地方找,找不到就得託別人傳話,條件好一點的可以打個傳呼之類的問一下,但是現在80的工人沒有傳呼,要差不多到兩千年左右基本上沒有手機也有傳呼了,05年之後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機聯絡了,所以陳安邦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要適應。

走到家之後,陳安邦下了點陽春麵,在碗裡放點豬油、醬油、鹽之後,用麵湯一澆,然後把面挑進來,就著香腸吃了一大碗,完事又就著麵湯吃了一個饅頭,這才舒服的打了一個飽嗝,也就是前世的飲食習慣影響了陳安邦,要不然現在的他只認大米飯,根本不:()重回1992小木匠

《重回1992合集》 第63章 一封家書(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