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三章 初見縣尊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茅庚得知是縣令召見,倒也並不緊張。前世連省市級的官員都打過交道,一個縣處級官員怕個什麼!

一路上茅庚就在想,要是自己是新化縣令,該如何建設新化。

茅庚將自己代入新化縣令,一路就想究竟是先該大辦礦業還是先該修路架橋,或者大興教育?

又想起曾經去過安化茶馬古道,其實安化茶馬古道的商路也涵括新化的西北部,大宋這時節缺少馬場養馬,新化這裡西臨雪峰山,山區溫度低,而且這裡盛產黃豆,人少地多山多,養馬得天獨厚。養馬也是發展經濟的一種法子,還能緩解大宋的戰馬危機。

再比如,新化這裡資水以及資水支流落差甚大,辦水電絕對是一等一的好地方,當然現在說水電的事十分扯蛋,不過發展水力機械卻是絕佳之所。而既然可以發展水力機械,那麼燒製水泥也就不難了。水泥是一個高耗能的行業,水泥耗能不光是指燒製的時候耗能,石料粉碎磨成生料要耗能,熟料磨粉同樣耗能,你總不能指望用人工砸石子磨粉吧!七十年代靠人力砸一方石子能賣八九塊錢人民幣,相當於當時工人一個月工資的四分之一了,可見成本並不便宜,更別說還要磨成粉。單純靠人工砸石磨粉的話,那樣燒出的水泥成本不知會高昂到什麼地步。但只要有了水力驅動的破碎、磨粉機械,那就,嘿嘿,就可以規模性產出商用水泥了------。

茅庚一路胡思亂想,好象此去肩負的使命,是要指導當地工作,或者是要給縣裡搞一個政協提案什麼的。總之,自己在這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專家,要是縣令識相,讓他多撈一點政績那也無妨。

直到進了縣衙大門,茅庚才一下子清醒過來。茅庚看到縣衙大堂“明鏡高懸”四個大字,這才意識到這是八百多年前,後世看過n多電視劇,戲說的故事很多便是在這面明鏡高懸的大匾下釀成的冤假錯案,想來這塊匾下再多一個冤案也不是什麼稀奇之事。自己一介白身,還耽著來歷不明的嫌疑,而新化地處偏遠,縣令大人更是握有生殺予奪大權,自己做不做專家不要緊,只是千萬別惹上牢獄之災才好。

果然是進得官衙,就能感覺到森嚴氣象,茅庚一時間變得忐忑不安起來。

茅庚渾渾噩噩之際,自有人將他領到後堂,然後茅庚被引見,見到了許縣令。

茅庚見禮之後,許縣令倒也客氣,請他坐下說話,這一來讓茅庚心中踏實了許多。

但是接下來許縣令客氣兩句,就問茅庚讀過一些什麼書。這不過平平常常的一個問題,卻讓茅庚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難道說自己只是讀過《百家姓》、《千字文》?總不能說自己學過《政治經濟學》吧!

王老夫子曾經也提過類似的問題,不過有文元在一旁幫腔,茅庚含糊其辭地搪塞了過去。話說王家也帶了一些書,不過茅庚一看那些沒有標點符號的書,就大為頭痛,何況自己根本就沒有興趣去讀經史,所以現在面對縣尊大人,竟然不知道如何說起。

茅庚心情緊張,回話更是說得磕磕巴巴:

“慚愧!小可的---那個師尊---那個從未教過---那個經史,只是專挑那個---那個奇門---異術來教弟子,其實---其實也不能說是---那個奇門---奇門異術,也就是算學---那個天文、地理,還有---那個科學,哦,不是!是---那個---那個機關之學。”,茅庚說的是普通話,因為就算憋出山東話還是洗脫不了自己的嫌疑。

許縣令對於歸正人不學經史,倒是不覺得奇怪,在金人統治之下,學了四書五經,難道要去考金人的科舉不成!不過,這茅庚說話好象不盡不實,除了夾纏不清,還有點前言不搭後語,而且茅庚這口口音聞所未聞,心中疑惑,便追問道:

“你說甚麼科學,就是那機關之學?可就是那魯班公輸之學?”

茅庚自認設計什麼雲梯望車應該不輸於公輸一門,因此含糊答道:

“就算---就算是吧。”

許縣令繼續追擊:

“這麼說來,傳說茅小兄對於水運儀象臺的奧妙知之甚祥,當是不假吧?是也不是?”

“這個---那個,小可大致---那個---是---明白的。”,茅庚對水運儀象臺的具體構造可說是毫無所知,就算是水運儀象臺的原理,那也是根據傳言知道了一個大概,而那些傳言未必就準確,如今也只能含糊過去。

許縣令一聽,明顯有些失望,可還是問了一句:

“這麼說來,茅小兄是沒有把握造

《大宋刑部偵緝檔案全文免費閱讀筆趣閣》 第十三章 初見縣尊(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