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8章 chater138 (第1/4頁)

雲長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波斯突然的入侵舉動,大唐民間輿論那是要多憤慨有多憤慨——能不憤慨嗎?前些日子他們剛把大食打跑,把大食佔領波斯的地方還給了波斯,結果轉過頭波斯就跟突厥勾結在一起進犯安西都護府!簡直連白眼狼都不如!

其實不僅僅是這樣,從貞觀年間開始薩珊波斯就開始受到大食的侵略,貞觀十三年,貞觀二十一年,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薩珊波斯的國王伊嗣俟都曾經連續遣使入唐尋求幫助,後來伊嗣俟戰敗逃到吐火羅的木祿城被人殺害,他的兒子卑路斯避居吐火羅在永徽五年的時候再一次遣使入唐告難並請兵救援<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其時大唐尚未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的叛亂,也就無力出兵蔥嶺以西。龍朔元年,卑路斯再次遣使唐朝,請兵救援。

大唐此時已擊破西突厥汗國,蔥嶺東西原屬西突厥的各個小國的宗主權轉歸唐朝,唐朝設定羈縻州府來加以統治。於是在同一年,派遣王名遠到吐火羅地區設定羈縻都督府州,同時以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設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波斯都督府都督。上元元年,在大食的侵逼下,卑路斯無法在西域立足,逃入長安,最後客死中土。

卑路斯去世後,大唐冊立留在長安的其子泥涅師師為波斯王,之前打退大食之後李治就任命裴行儉為“安撫大食使”,發波斯道行軍,以冊送泥涅師師為名,實際是在途中襲擊西突厥餘部與吐蕃殘餘聯合的軍事力量。

大唐對波斯可以說的上是非常夠意思了,結果呢?果然好人還是當不得的,當初還不如把大食佔領的波斯土地劃歸到大唐名下!

其實李顯覺得在伊嗣俟逃到吐火羅的時候,薩珊波斯其實就已經名存實亡了,他們自己守不住自己的國家,憑什麼讓大唐來幫他們打?打完了還要還給他們?

只不過這個年代講究一個傳承,也講究名望,那片土地時代都隸屬於伊嗣俟的家族,那麼只要他們家還有一個或者的子孫,這片土地就依舊是他們的。所以大唐將泥涅師師送了回去。

不過在李治而言,將泥涅師師送回去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泥涅師師去跟大食扛,大食這個國家雄心勃勃,雖然這一次被大唐打了回去,但是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又來進犯了。波斯和大食的刻骨仇恨那簡直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泥涅師師肯定不會投降大食的,然而讓李治都沒想到的是泥涅師師居然會轉過頭來跟阿史德溫傅聯合!

民間的憤怒情緒並沒有影響到朝廷,或者說朝廷也不是不憤怒的,當即就給波斯發了國書,然後就開始商討怎麼對付波斯,在這個過程中朝臣們都挺冷靜的,說實話連李顯現在都冷靜下來了,他看的也夠多了,明白了對於國與國之間而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然也不排除真的有那種非常感恩的國家,比如後世的巴基斯坦,不過至少現在大唐周邊沒有這樣的國家。

國書上大唐可以譴責對方不知好歹,但是卻不能寄希望于波斯看到國書之後能夠真的誠心悔過,所以打還是要打的,問題是……派誰去?

按照現在的形勢而言的話,裴行儉去是最好的,畢竟他對那邊的地形比較瞭解,然而……之前李治曾經要嚴懲蕭嗣業,因為他身為單于都護府長史不能守衛國土,那要他何用?

也就是說,當了什麼官就要負起什麼責任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安西都護府大都護現在是李顯。

在討論到這裡的時候,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李顯,不知道是不是李顯的錯覺,他總覺得大家的表情都十分的意味深長。

李顯清了清嗓子淡定的說道:“若有需要,大都護一職讓與裴將軍亦無不可。”

不就是個大都護嘛,他多這一個職銜也不過就是多一點俸祿,然而他並不缺錢也不需要給兒子留家產,所以這個職銜要不要都無所謂。

李輪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了一眼李顯,李賢也有些複雜的看了一眼他,李顯忽然覺得……他也想要出去做刺史了,媽蛋,鄭玘到底是怎麼在朝廷中樞這種地方混的如魚得水的?

當然啦,鄭玘有經驗啊,更何況他是臣,只要不抱著造反的想法,就算他再怎麼努力也不會讓皇帝忌憚,除非真的功高震主了,然而……鄭玘現在還到不了那個地步呢,更何況李顯覺得就算他真的到了那個地步,或者說把自己的位置讓給鄭玘做,對方也能做的很好<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李顯這麼

《盛唐不夜天百度雲》 第138章 chater138(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