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低成本電影 (第1/2頁)
我抽萬寶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十九低成本電影
導演依舊是那個導演,演員也仍舊是那一群演員,歌曲也還是那些歌曲,劇本也就是那個劇本,所以這部《畢業生》和前世譚家寶看過的,整體上沒有多大的區別。兩個版本的區別就在於這個版本在細節上的處理更加細膩了,在對白上更加幽默風趣了,服裝道具都更加講究了,在場面的佈局上更加宏大了。
由於派拉蒙在這部影片上花了一年多時間,並且花費了500萬美金。要知道這還沒有包括譚家寶劇本、歌曲和後期宣傳費用在內。這在電影市場如此蕭條的情況下,派拉蒙無疑是下了大注。
不過從當天首映式觀眾的反應和第二天媒體鋪天蓋地地評論和議論《畢業生》這部電影的情形來看,派拉蒙似乎贏定了。但是,最大的贏家卻是譚家寶,他不僅將贏得不錯的票房,而且他還可能將贏得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
昨天首映式結束以後,喜氣洋洋的羅伯特埃文斯告訴譚笑中,一個朋友的電影公司即將轉手,而且價格非常便宜。他問譚笑中有沒有興趣。譚笑中當即表示對這家電影公司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他自己並不看好電影業,但是他知道譚家寶卻對電影情有獨鍾。
這家電影公司叫做聯美電影公司,1919年由四位著名導演及演卓別林、範朋克、畢克馥、格里菲斯出資建立,逐步發展成為控制美國電影生產和發行的八大公司之一。他們建立的目的是為了擺脫大電影公司的束縛和剝削,爭取更多的創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潤。他們最初設想只是攝製和發行4位創始人的作品。後因格里菲斯退出,卓別林、範朋克等人的作品數量有限,公司遂把資助獨立製片人拍片和發行他們的影片作為業務重點。
聯美公司與當時的其他電影公司不同,它沒有自己的攝影棚,拍片時需租用場地;沒有自己僱用的電影明星和導演,採用向獨立製片人投資的方式拍片;沒有自己的電影院,發行影片採取與發行商逐片簽訂合同的方式。聯美是最早採用美國在60年代盛行的製片和發行方式的大公司。這種經營方式及導演具有的相對獨立性,使聯美公司得以在攝製娛樂片外,還拍攝、發行了一些具有一定影響和一定藝術成就的影片。
50年代,美國電影業進入蕭條、衰退時期,卓別林和壁克黎先後把他們的股票出售給金融資本家。
已經脫手聯美多年的卓別林,今年才因為為環球電影公司拍攝《香港女伯爵》的機會從瑞士回到了美國。當他發現自己一手創辦的聯美公司,在最近10多年裡,幾乎沒有生產和發行任何影片,並且多次轉手。一個曾經輝煌幾十年的電影公司,如今卻是50萬美元都無人接手。
卓別林傷心透了,他憑著自己在好萊塢的威望,不停地奔走在各大電影公司間,他希望那些大電影公司出手拯救聯美,把這家公司收購整頓。然而目前市場環境惡劣,沒有人願意接手這家傷痕累累的公司了。無奈中,他想到了與自己關係並不怎樣的派拉蒙,在派拉蒙新片《畢業生》的首映式結束後,他向羅伯特埃文斯開口了。羅伯特埃文斯自然就想到了譚笑中這一群中國人了。
於是一拍即合,他們三天之內就辦好了各種轉讓手續。而在這三天內,譚家寶的一部電影劇本也問世了。
譚家寶目前並不寬裕,所以他來美國就想從低成本電影開始,慢慢再尋求發展。本來他準備了好幾個低成本電影,但是他心裡總覺得不是拍攝的最好時機。那天,他看到了彼得方達,讓他想到了那部創造奇蹟的公路電影——《逍遙騎士》!
60年代末的好萊塢。假設作為一個獨立電影人,你手頭已經有了40萬美元的預算。那麼,用這筆錢,你能拍出一部多少票房的電影?那時的好萊塢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1960年的年產量只有151部,七大影業公司債臺高築,裁員、併購不斷,到1968年,來自電視臺的收入已佔好萊塢全部收入的三分之一。面臨藝術枯竭和經濟停滯的雙重威脅,區區40萬美元,究竟能有何作為?把這個數字乘以10,得到400萬美元,是不是不可思議?然而更不可思議的是,這400萬美元,連那部影片的票房零頭都不到——它的實際數字,是2500萬美元!
那部影片,就是《逍遙騎士》!
在前世的1969年,《逍遙騎士》橫空出世。這是一部充滿惶惑、否定、叛逆和悲劇的存在主義式公路電影。《逍遙騎士》不僅是60年代美國垮掉運動的經典符號之一,更是開創新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分水嶺。這部電影獲得了奇蹟般的成功,1969年獲奧斯卡獎七項
《剽竊文化》 四十九 低成本電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