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3頁 (第1/2頁)

王不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會兒姚家村的人來了,可算是雪中送炭了。

鍾斯年也放下陳青楊,跟著下去了。

他力氣是真大,下去幫忙,很快就跟人一起攙扶了一個傷員上來,姚大勇姚金寶他們也把另外一個弄上來了。

剩下的人就好辦了,搭把手,都能上來。

上來之後五十多的司機師傅哭得慘絕人寰,死活不肯走,沒辦法,姚金寶他們又下去想辦法把三蹦子給拉上來了。

結果沒成想,三蹦子還挺皮實,除了胎癟了一個,居然還能開。

三蹦子師傅也顧不上心疼癟胎了,趕緊開車把幾個傷員送去鎮上,姚金寶和張永華跟著去了。

這邊傷得不重的幾個人,一問都是附近村子的,姚大勇柴愛花他們就分別給人送了回去。

最後回姚家村的就剩下陳喬玉姐弟和英子、鍾斯年。

鍾斯年依舊背著陳青楊,陳青楊不太好意思:「鍾大哥,你放我下來吧,我自己能走。」

鍾斯年壓根不吭聲,陳喬玉跟英子尷尬地跟在後面,勸陳青楊:「你還是待在上面吧,你剛才跛的那幾下,我們都走出好幾十米遠了。」

說實話,但凡換個人上來求救,可能也耽擱不到這麼晚。

陳青楊那膝蓋簡直都沒法看,走路他自己疼得齜牙咧嘴不說,關鍵是速度太慢了啊。

英子低聲吐槽:「也不知道底下那些人是咋想的,那不是還有幾個傷得輕的嗎?」

陳青楊挺無奈地嘆了口氣:「有幾個人受傷,另外幾個人不敢一個人走夜路,師傅死活要守著他的車,剩不下什麼人了,一問,根本不認路,不知道最近的村子在哪兒……所以才讓我上來了。」

過程中的拉扯,還有陳青楊請人幫忙扶著自己能快些,結果留守的人不肯幹怕他倆跑了之類的無奈,就不必拿出來說了。

英子聽得唏噓:「說來說去還是怪這條破路不好,什麼時候能像大蘆溝村那樣修路就好了。」

大蘆溝村原先跟他們村一樣窮,後來就地取材開了磚窯廠,鎮上的廠子來大蘆溝村拉磚,人家嫌不方便,於是廠子湊點兒錢,大蘆溝村的大隊部也拿出一部分錢來,愣是修了一條碎石子路。

雖然比不上城裡的水泥路和柏油馬路,但也比姚家村這坑窪泥巴路強多了。

英子仰天長嘆:「咱們村到底怎麼才能致富啊!太窮了!真的是太窮了!」

為啥那麼多人怕走夜路唯獨陳青楊不怕?

還不是因為窮?

窮得連鬼都不怕了,窮鬼可是比鬼更可怕的存在!

第59章 賣燒餅的事兒瞞不下去了

就在英子說窮之後沒多一會兒,鍾斯年的那個手電筒閃爍了幾下,宣告電量用盡。

四周陷入一片黑暗,英子的吐槽也戛然而止。

「沒電了?」

陳喬玉把手電筒的電池蓋擰開,轉了轉電池,亮了十幾秒,又滅了,然後就徹底沒反應了。

「沒電了」,陳喬玉小心地把手電筒的電池蓋擰上,有些羞愧地對鍾斯年說,「鍾知青,電池我會還你的。」

電池一對也不便宜呢,尤其是手電筒用的這種大胖電池。

鍾斯年背著陳青楊,頭都沒回:「不用。」

「要還的」,陳喬玉尷尬道,「張永華家的那個我也會還的,畢竟你們是幫我們找青楊。」

雖然張家那個手電筒的電量其實並不多,開起來就很微弱,剛走出村子沒多久就滅了,但這份人情陳喬玉是承情的。

人可以獨立,但不能太自私。

在一個村子裡住著,雖然平時雞毛蒜皮的事兒很多,但真要有事兒,村裡人都會幫忙。

在外頭做什麼的時候,報出村子的名字,那就是一個有來處有底氣的人。

雖然姚家村的村民因為貧窮而底氣並不足,但真要是遇到了,總歸會有幾分老鄉情誼的。

好在他們距離村子已經不遠了,也有人陸續往路上走來,接到了他們。

陳喬玉帶著陳青楊在村口謝過大傢伙兒:「今天太晚了,大家先回去休息,改明兒我帶著青楊給大家道謝去!

大家擺擺手:「謝什麼啊都是一個村裡的。」

除去那幾個陪著三蹦子師傅去鎮上的人,其餘人都回家睡覺了。

鍾斯年也背著陳青楊進屋了,英子先回了家一趟,拿了紅藥水紫藥水過來。

沒有棉簽,陳喬玉直接從家裡曬的棉籽裡揪了一團

《老宅通現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小說》 第73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