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第1/2頁)
王不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衣裳交給金二嬸了,陳喬玉回到家,開啟樟木箱子,拿出之前買的本子跟筆。
她要抄寫那本《家禽養殖指南》。
那個小本本不厚,但裡面的每一條都很實用。
農村人會養雞,但大多都是口口相傳的法子,不少都是偏方。
有的有用,有的就純屬迷信了。
她這兩天有空就看這個冊子,覺得冊子裡的東西可太實用了。
比如她之前聽村裡人說一隻母雞最多帶多少隻小雞,覺得自古以來都是這樣的。
畢竟她也沒見過養雞場。
現在看了手冊才知道,原來不一定非得母雞帶,更沒有數量之分——只要把溫度控制好了,小雞不挨凍,就不會生病死掉。
諸如此類的還有不少,陳喬玉看得可認真了。
這冊子太有用了。
但陳喬玉不能直接把冊子給大舅他們,因為上面還印著一些其他字樣。
地址電話經銷商什麼的,都是不能出現在七零的。
所以她選擇手抄,把有用的部分抄下來,同時還要把一些現代的語言換成七零這邊人們能聽懂的。
還有些他們根本不可能達成的條件,像是取暖器、大功率光照裝置什麼的,也不必寫了。
他們人都捨不得用電,更不可能給雞用了。
經過陳喬玉的整理抄錄,這就成了一份符合七零條件的《陳喬玉獨門養雞指南》。
陳喬玉一直抄到太陽下山,天色暗下來她就不抄了。
雖然有煤油燈,但是煤油燈的亮度遠遠不夠。
得益於周姐說起鬆鬆成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陳喬玉也知道光線不好還強行用眼會近視。
所以儘量都注意起來,也讓青楊在學校寫完作業才回來,減少用煤油燈照明的時間。
啥時候有錢了,家裡能拉電線就好了。
陳喬玉收起指南手冊跟小本本,鎖好,才去廚房做飯。
家裡也不是天天吃肉的,今天陳喬玉就只炒了個土豆絲,跟醋溜白菜。
唯一的葷菜是洋蔥炒雞蛋。
洋蔥還是上午買菜的時候順便買的。
陳喬玉每次去現代都會順手帶一點能放的蔬菜回來,綠葉菜太打眼不好帶,但洋蔥土豆大白菜這些還是可以的。
飯剛做好,青楊就回來了。
陳喬玉招呼他洗手吃飯。
陳青楊一邊打水洗手,一邊被井水冰了個激靈,看了一眼東廂房,問道:「姐,鍾大哥還沒回來嗎?」
陳喬玉搖搖頭:「沒呢,這兩天我都沒看到他。」
要不是飯菜會不見,空碗會放回來,她真覺得家裡好像沒有這個人似的。
她甚至一度懷疑鍾斯年是不是也透過什麼渠道去別的地方了,還暗暗打聽過。
好在英子打消了她的懷疑。
「聽金寶說他最近都在山上,好像到了什麼緊要時期了。」
陳喬玉這才放心。
陳喬玉照舊把飯菜盛出一份來單獨留著,跟青楊兩個人吃了飯。
陳喬玉說:「明天我要去一趟大舅家,他們家明天抓雞仔了。」
陳青楊又羨慕又遺憾:「我明天要上課。」
鐵定去不了了。
陳喬玉笑道:「那你等放假再去看。」
「成!不過我們要期中考試了,最近我要複習,沒啥時間,等考完再去……」
姐弟倆細細碎碎地說著話,一直到睡覺,也沒見鍾斯年回來。
……
第二天陳喬玉一大早就起來了,這才碰到早起的青楊。
平時青楊走的時候她都還沒起。
陳喬玉看了眼陳青楊自己裝的飯盒,裡面兩塊紅薯,一個鴨蛋,還有一小撮鹹菜。
陳喬玉才想起來:「現在天氣冷了,你中午吃這個有地方加熱嗎?」
陳青楊點點頭,含糊道:「嗯,有。」
陳喬玉一眼就看出來:「你沒去加熱?」
這麼冷的天,冷冰冰的東西咋吃啊?
陳青楊只嘿嘿笑,陳喬玉板著臉問他:「是不方便加熱還是咋的?」
「沒,挺方便的,但我覺得有點貴。」
學校食堂只管老師的飯,不管學生的。
走讀的學生大多回家吃飯,就剩下他們這些十里八鄉上學的,一般都是自己帶飯。
食堂提供蒸煮加熱服務,但要另
《老宅通現代七零村花的社畜日常 小說》 第147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