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章 朱元璋的反應 (第1/1頁)

簡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詔獄等死,太子偷聽我講課》最快更新 [aishu55.cc]

作為從開局一個碗,進而創立一個強盛王朝的傳奇帝王,朱元璋這一路上走來見識過無數的能人異士。

這其中不乏有和剛才朱標所描述的那個姓胡傢伙相似的聰明人。

而於朱元璋而言,他對自己身邊的聰明人,往往都沒有什麼好感。尤其是那種越為人所稱道的聰明人,他往往越不待見。

從投靠紅巾軍開始,朱元璋這一路走來,遇到的兩個最為出名的聰明人,便是青田先生劉伯溫以及濠州名士李善長。

這兩個人在朱元璋之後崛起,並最終將整個天下收為囊中的這一程序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甚至可以說,對於當時的大明而言,這兩位的作用絲毫不比當年的蕭何與亞聖張良要弱。甚至於這兩位在大明王朝逐漸穩定下來之後,他們的人生軌跡,也和當年的蕭何張良頗為相似。

劉伯溫在天下平定之後,就多次上書致仕,請求回老家頤養天年。而李善長雖然放不下這一份官場上的名利,但他也使用了各種手段來自汙。

就比如他那個最為著名的七十歲高齡迎娶十六歲小妾的故事,充分說明了在洪武大帝的掌控之下,他手底下的這些官員活得多麼小心謹慎。

年逾古稀卻迎娶一二八芳齡女子,這樣行為在封建社會,並不是不可能發生。但像李善長這般,明知道做出這種事情一定會惹人非議,卻還要大張旗鼓的進行宣揚,這其中所隱含的心思卻再明顯不過。

而另外一位青田先生,他的下場則比李善長要悲慘許多。作為朱元璋在征戰天下中後期最為倚仗的智囊,青田先生劉伯溫在這期間所使用的各種計謀和策略,甚至被後人神化成了幾乎是和姜太公和諸葛丞相一般神通。

隨著傳奇故事的一步步演變,到最後青田先生儼然有了一種算命行當祖師爺的感覺。

“累察乾象,多效謀猷。”這是朱元璋親自給予劉伯溫的評價。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民間享有盛譽的大功臣,放在朱元璋眼裡,卻一直都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甚至於在開國之初分封功臣的時候,可以說是立下不世功勳的劉伯溫,最終非但在漫天公侯的分封大會中,只落得個“誠意伯”這樣的伯爵,更為讓人不解的,則是這位很明顯為大明立下天大功勞的大功臣,在朱元璋欽點的三十六名開國功臣中,竟然排在最後一位。

要知道,甚至是汪廣洋這樣一位自從朱元璋打下應天之後,便一直在遠離中樞位置任職的人物,都可以排在青田先生的前面。

無論朱元璋平時嘴上說著劉基對於自己有多重要,這份分封功臣的名單,都充分表明了朱元璋對於這位代表著浙東勢力的領頭人,內心深處隱藏著深深的不滿與忌憚。

而劉伯溫最終也沒有獲得和張良一樣的瀟灑結局,他每一次上書請求致仕,都被朱元璋給攔了回來。直到洪武八年,已經病重到不能自由活動的劉伯溫,這一刻才被允許返回青田老家。

回家後不到兩個月,這樣一位神奇的人物,便最終魂歸天際。

大明立國之初的第一智囊,劉伯溫的下場充分說明了朱元璋對於“聰明人”的厭惡。

也因此,當他這個時候聽到自己治下的王朝,竟然又冒出了一個“聰明人”,他第一時間便動了殺心。

甚至若不是考慮到這個傢伙如今已經被關在了詔獄之中,朱元璋可能當即就下令,把這個傢伙先收押起來打一頓再說。

“能給自己侄子培養出這樣一套思想來,可見這個胡惟庸謀逆的心早已不是一天兩天。”朱元璋陡然將這個事件又上升了一個高度。

“父皇,且勿著急,若這小子只有上面這些狂悖且言之無用的言論的話,那今日兒臣也不會因為這點事情,跑到乾清宮來叨擾父皇。”

看到自己父皇已經快要失去耐心,朱標當即開口勸道。

<p

《明朝的詔獄有多恐怖》 第17章 朱元璋的反應(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