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65章 皇子不急弘治急 (第1/2頁)

荒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群傢伙就算考上了朕也要找人好好在‘教一教’他們。”

“讓他們知道新時代該怎麼當官,讓他們明白怎樣的讀書人才是朕需要的!”

弘治皇帝看的都想咬牙了,翻了半天,看的他都困了,硬是沒有找到有看得上眼的才子。

難得的也就是一些稍微有點心意,會去分析西南問題本質和呂仲野為何會出事他教化方法的弊病又在哪。

但除此之外建設性的意見依舊是一坨。

不過比起之前那一堆連他點名以呂仲野為反面這點都寫不明白的傢伙來說,已經好了不知多少了。

“難怪朝廷這些年愈發問題頻出,原來是這選拔的根基就不行了。”

弘治皇帝微微搖頭,甚至對八股取士這祖宗之法內心中都逐漸產生了懷疑。

若一直都是這種質量的所謂人才甚至未來可能質量更差的一批人成為國家權力決策機關的儲備力量,那未來的大明將何去何從?

祖宗的基業豈不是要毀於一旦?

由不得不悲觀,他是上當受騙過的人嘛,考慮問題不免就會往壞的方向去考慮。

“嗯?這一份寫得倒還行,詳細分析了問題的核心,甚至隱隱指出了呂仲野等人教化脫離實際的本質,可惜還是客觀性不足後面帶上了維護且沒有太多實際性的東西。”弘治皇帝看了看,點了點頭。

質量其實也不能算多優秀,但怎麼說人家也已經開始脫離泛空大開始進行實際的論述,比那些“虛無”主義的傢伙好多了。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種沒有太多建設性的文居然已經是殿試文策比較好的一類文章了。”

後續不會要將這種排進一甲吧?弘治皇帝隱隱不安。

繼續閱卷。

很快,終於又有了卷子脫離低階檔有了新的東西。

“關於傳統理學大儒故弄玄虛的討論及腳踏實地、知行合一的探討?”

好的,沒看多少弘治皇帝就已經確定,這妥妥的就是西山出來的無疑。

試看前面所有卷子,能對呂仲野進行批判的都少之又少,更別提對著傳統理學當面開炮了。

上一次有這種刺激的畫面,還是鎮國書院剛成立時王守仁一人舌戰群儒最後一招“子不語怪力亂神”將眾人說服。

除了新學一派外,暫時可沒有什麼學派敢這麼跟傳統理學對著來的。

簡單幾句,門派已經盡顯無疑。

“寫的倒是不錯,將呂仲野等所謂大儒書院授學的弊病一一點了出來,就是這後面的......”

弘治皇帝皺眉,雖然對呂仲野教化的討論言語也挺犀利,但總歸還沒有脫離理性的範疇。

可後面到了論西南教化的內容怎麼就開始吹起王守仁來了?

知道你們鎮國一系也在執行教化西南的任務,但你這麼吹是不是太過了?

你就算對恩師對新學極其推崇也沒必要到這麼盲目的地步吧。

之前朱厚煒、朱厚照倆小子在朕面前都不敢這麼吹牛波一呀。

這種文該如何定處呢?

弘治皇帝陷入思索之中。

對於呂仲野教化問題的那一部分,弘治皇帝還是比較認可的,這跟當初出事的時候他同一眾閣老大臣商談的核心也大差不差。

但後半部分......

跟特麼個馬屁作弊卷似的,關鍵王守仁在西南能拿出一份什麼答卷還不確定。

這就像一份考題寫完後發現根本沒有參考答案一般,批卷都難以下手。

思索片刻,弘治皇帝決定先行擱置這卷子,先大致都閱覽一番再說。

然後......

全部翻閱一遍,類似的文居然有十幾份!

“鎮國書院參加殿試的考生好像一共才二十個吧......”

難道是這倆小子押題暗示過?

回想起情報傳回宮後朱厚煒站出來替王守仁說過話,安撫現場情緒說西南之事還無需擔心的場景,弘治皇帝不由懷疑。

可也不對啊,朕叫他們討論可沒有透露自己的想法,這考題還是最後才決定的不應該被押中啊。

他們自己就提出了n個方案,要押也應該是他們自己提出的那些方案優先吧?

難道真的是因為鎮國書院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太強,讓這些從鎮國書院出來的學子都不約而同的往這方面寫?

“又給朕扔了個難題。”

弘治皇帝

《帶著艦娘回大明》 第765章 皇子不急弘治急(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