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2部分 (第1/4頁)

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短短的一句話,卻是讓楊延昭明白,默娘一事,的確是山門藉此來增收信眾,眼下,即便少陽師兄回山門,怕也改變不了這一事。

畢竟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

“罷了,少陽師兄,其實這何嘗不是件好事?默娘依舊能積善行事,閩地的百姓也有了新的神靈,自不會再推崇邪教巫士之流。”

聞楊延昭這般說,徐少陽半晌點了點頭,“延昭師弟說得有,可默娘畢竟是**凡胎,這般無妄的被誇大,即便是不觸犯了神靈,也使得她難以行善為樂,所以,為兄想好了,不作理會山門繼續宣揚道家聖母一事,帶著默娘離開福建。”

楊延昭和郭淮同時驚呼起來,“少陽師兄這要去往何處?”

“先前,合德師弟也與我說道了,小師弟你想讓為兄去高麗,宣揚我道家真言?”

見楊延昭下意識的點頭,徐少陽繼續道,“昨夜為兄想了很久,畢竟念娘年紀尚輕,而高麗又相距甚遠,此去不知何時能還,我道家雖是看破紅塵,孝善之道仍秉而承之,因而當不能斷了她盡孝道倫常之事,所以,我決定帶著念娘先行往流求,待rì後心無牽掛之後,再與高麗去。”

聽到‘流求’二字,楊延昭心猛然一動,眼下,這挨著他腳邊的後世寶島正處在蠻荒時期,那裡,民智較閩地更加愚滯,山民野眾心xìng粗夷。

倘若徐少陽前去開化民風,引來萬民朝拜,對於以後收復琉球自是大為方便,可是教化一事自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實現,其過程必定是艱辛異常。

心裡很是複雜,萬般話語到了口中,卻只剩下一句,“少陽師兄決意這般計較?”

“恩,心已然”,徐少陽轉身往回走去,一襲白衣隨晨風擺盪。

第二百一十章 理事治民

林默娘一事在福建路越傳越神乎,即便是興化城,也有了神母的祠堂,一時間,道家的信眾遍佈閩南,使得佛宗本就不多的門徒更加的少了幾成。

而就在這時,徐少陽與林默娘飄然離去了,師徒二人帶著林府的幾名下人,一葉扁舟,帶著教化萬民的信念,前往了流求。

楊延昭雖然心裡很是不捨,但好在流求與福建相隔不是很遠,想念之時,也能坐穿前往。 。 。

送別了徐少陽,楊延昭事情頓時多了起來,來到閩地,起初是邪教,接而又是旱災,疲於這些事情,政務之上倒是許久沒有過問了。

單單是農田水利,賦稅銀絹之事,都已經很是頭疼,而林願的一份公文更是讓楊延昭滿是壓力。

整個福建路,兵丁的裝備十之有五是不合要求,更有十分之一的兵丁連遮擋的破皮甲都沒有,這樣的情形,竟然已有數年。

“該死的金剛禪!”

將手中的文書甩到桌案上,楊延昭怒道了一聲,再怎麼搜刮,也不能弱了兵丁的裝備,否則一旦又外寇來襲,豈不是城池盡丟?

眼下讓他到哪裡去尋著十數萬的甲衣矛羽之物?

縱使福建路有鐵礦,楊延昭也不敢挖來自己打造,畢竟,這要是被朝廷知曉了,可是謀反的大罪。 。 。

揉著發疼的腦袋,別無他法,唯有上書給朝廷了,雖然明白汴梁兵部不會同意這般巨大的數目,但能討幾件,便是幾件了。

忙碌一天之後,楊延昭只覺得很是疲憊,事情無論大小,全都需要他來定奪,自是累的很。

晚膳時,有兩rì未出現的何鈺回來了,臉sè上頗為的興奮,“兄長,出海的船隻已經造好了,小弟也已經找好了,明個兒便下水試航。”

聞言,楊延昭自是歡喜,問了幾句之後,並做了應允,答應何鈺隨他一道,去參加新船下水的試航。

翌rì,海邊,七丈八尺的大船迫在水灘邊,桅杆上掛著那捲上的帆布,十艘一字型擺開,著實有些氣勢恢宏。

旱災的時候,湧入到興化城中的難民不乏工匠好手,正是這數千工匠rì夜趕工,才在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將這些船給造了出來,而今天,便是來試航,檢驗這些船隻。

灑酒鳴鼓,祭拜海龍王之後,十名頭髮花白的老漢赤腳走了上前,常年漂泊海面使得他們面sè黝黑,身上罩著件短卦,麻布褲子捲到了膝蓋,對著楊延昭等人行了一禮,繼而朝著船隻走去,緊隨著他們的是幾十名年輕力壯的小夥兒,看著大船,眼中滿是欣喜之sè。

隨著那船把子號子想起,身邊的後生則是齊聲應著號子,起錨掛帆,大船則是順著風向,駛向了大海。

《相國仁者為鬼小說》 第12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