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密室秉燭 (第1/2頁)
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山身後絳紅滿天,想來日已西垂,有如座鐵幕凝立在燒盡的火海。風掠過山崗,吹起一橋流水,泠然如漱。 顧暘與蘇見黎暢談一番,看看卻到落暮。 顧暘道:“時候不早了,顧某須回冠縣去。” 蘇見黎哼了一聲,道:“顧大哥卻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哇。” 顧暘一愣,道:“這怎麼說?” 蘇見黎道:“顧大哥為何而來?” 顧暘剛要說“為蘇小姐而來”,話到嘴邊,心中一驟,忙收了回去,道:“為我那白馬而來。” 蘇見黎淡淡一笑,道:“卻是為了甚麼而去?” 顧暘剛要回言,蘇見黎便接著道:“有了那白馬,那漂亮師妹便不用跟那吉大哥同乘一匹馬了。” 顧暘慌忙道:“並非……” 蘇見黎笑道:“我還知道,有了那白馬,你就可以一日而回,去做那戲班子的副頭領了。”說罷,把兩根手指放在嘴邊,輕輕呼哨一聲,山後的夕陽裡,竟嘚嘚嘚走過那匹白馬來。那把劍和那頂草笠,也掛在馬頸上。 “並非蘇小姐所想那樣。”顧暘急道。 “請!”蘇見黎把手一招。 顧暘見了自己的馬兒,卻絲毫不感開心,側頭望蘇見黎時,她卻轉身下了橋,徑自往山洞去了。 顧暘便也下了橋,撫了一撫馬頸,便跟著蘇見黎進了山洞。只見山洞裡的眾叫化都已散去,只剩下舵主農竹、仲義、武安承三人,坐在高臺上低聲說著些什麼。 三人望見顧暘和蘇見黎進了洞,便起身行禮道:“蘇小姐。” 武安承招手道:“來,來,徒弟過來。”一面笑問蘇見黎道:“蘇小姐,那盤纏可與了小徒麼?” 蘇見黎冷著臉,從袖中摸出一串銅錢,往顧暘肚子上咣啷一砸,顧暘慌忙接住。蘇見黎也不說話。 三位丐幫首領對視了幾眼,有些面面相覷。 武安承道:“不知小徒如何冒犯了蘇小姐?” 蘇見黎瞧都不瞧他,更不理他。 農竹便提著綠玉杖,走上前去,拍拍顧暘肩頭,笑對蘇見黎道:“蘇小姐,農某有幾句話,要對顧兄弟說。” 蘇見黎小聲道:“你說便是。” 農竹笑道:“顧兄弟,請跟我到裡間相敘。”說罷,便往左邊那個石門走去。 顧暘看向武安承,武安承使個眼色。顧暘便慢慢跟著農竹走去,回眼看向蘇見黎,她正瞧著他。四目對視,蘇見黎便把臉轉向一邊。 顧暘隨著農竹進了門,農竹便把門輕輕掩上,頓時滿眼黑暗。接著只聽“呼”的一聲,一小團燭光顫顫亮起,可也只照亮了微微一角黑暗。屋裡有一張小石桌,石桌左右有兩個石凳。 “顧兄弟的身世和事蹟,武長老已向我和仲長老說知了。”農竹笑道,“真可謂是少年有為。” 顧暘慌忙道:“顧暘不敢。” 農竹搖搖手,接著請顧暘坐在桌旁,微笑問道:“如今天下形勢,顧兄弟可知麼?” 顧暘道:“晚輩也只是略知一二。” 農竹道:“今我中國外有洋人鐵蹄入寇,內有舊黨扼殺變法,偌大華夏,昏昏然無見天日之時……顧兄弟初入江湖,不知你對此有何想法?” 顧暘沉吟片刻,道:“莫不是再行變法?” 農竹搖搖頭,道:“差矣。若是能變得通,皇上也不至於被幽禁在瀛臺,譚公等六君子也不至於拋頭顱灑熱血了。” 顧暘道:“農舵主可有見地?” 農竹道:“阻撓變法的,卻是何人?” 顧暘道:“慈禧太后為首,朝中諸多舊黨大臣為其羽翼。” 農竹道:“這就是了。” 顧暘道:“舵主所言,莫非是刺殺太后,重扶光緒皇帝登基變法?” 農竹搖手大笑,道:“差矣,差矣!” 顧暘茫然道:“那卻如何?” 農竹背手站起身來,緩緩踱到那蠟燭前,微微彎身,望著那縷幽約的光,道:“顧兄弟也說了,太后只是元兇,還有諸多大臣。且不說刺殺太后難如登天,便是殺了一個太后,豈殺得盡朝中這諸多舊黨大臣?便是殺盡朝中舊黨,又豈殺得盡普天下的愚昧之人?況且箇中諸人,雖是阻撓變法有罪,也多是思想頑固,並非個個都罪不容誅。” 顧暘道:“那麼……便是去說服太后、舊黨眾人,勸他們再行變法?” 農竹大笑道:“顧兄弟還是差了。你終是年輕,不知朝廷這些人的狠辣。朝廷把我們老百姓視若仇讎,早能說服,當時皇帝以一國之尊,便已說服得他們了,如何卻被那太后關將起來?” 顧暘聽了,沉下頭去,想了片刻,也沒想到些什麼。抬眼看時,見那燭光迷離,飄搖不停。此處卻沒有外來的風,那燭光卻似乎不知何時便要熄滅似的,但仍是強自亮著。燭光旁邊,農竹的雙眼在黑暗中精射如電,卻似比那燭光還明幾分。 農竹笑道:“顧兄弟可往變法這個‘變’字上去想。” 顧暘想了良久,忽然大驚起身道:“舵主之意,莫非是……” 農竹湊到桌旁,一字一頓地道:“‘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顧暘聽得,整個身子為之一震,就如那燭光突然澆到自己身上似的,燙起一層雞皮疙瘩
《劍如雪小九叔》 第二十四回 密室秉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