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頁)
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帶回去。
請按此數分配:南五舅二百兩,如不收,則由父親用此銀買上幾畝好田轉贈南五舅。五舅年已七旬,膝下之子又糊糊塗塗,近又添心口痛,晚景如此悽慘,不孝男如不抓緊報答賣牛送男進京之恩,怕要來不及了。另外再拿出二百兩,由諸弟中一位買些實惠的東西分贈給鄰居們,讓他們也沾些天恩。請再撥出五十兩專供祠上花費,以消男五年來對祖宗之大不敬。還有哪位親友男沒有想到請父親做主辦理。
愚男謹記祖父大人的教誨,抱定‘做官不做斂財之官’的宗旨,不敢妄存貪贓枉情之念,以報皇恩。不孝男在京覓得幾本請帖,頗好,一併捎回,望諸弟臨習時萬莫弄亂。這幾本前代的請帖已存世不多,至囑。男不日即起程赴川,一路謹記我祖‘不走夜路,不獨爬惡山’之遺訓,總會佑我順利入蜀的,請大人及諸弟勿念。
男謹稟”
正午時分,道光派人來傳他到御花園的後書房裡,見面之後道光帝道:“曾國藩哪,四川鄉試約定於九月中旬,你準備何時動身入蜀啊?川路崎嶇,可要走些日子。太白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嘛。”
“回皇上的話,”曾國藩垂手低頭回答,“臣想不日請旨入蜀。走山東河南,然後轉湖北水路入川,一百天總能到成都。臣擬於明日同趙大人到禮部請調鄉試題目,請皇上定奪。”
“嗯,”道光帝點點頭,“你想得很周密。不過嘛,朕自登大位以來,還沒有出過京師半步。原本一年一次的木蘭秋獮,因糜銀過甚,沿途擾民不安,朕都取消了。各省的吏治人和,朕只能靠想象了;和列祖列宗比起來,慚愧呀!四川是偏遠的省份,同時又是大省,朝廷對那裡的情況只知表不知裡,對民情吏治,朕只能從總督衙門和巡撫衙門的摺子中來了解。曾國藩,朕說的對不對呀?”
曾國藩露出欣喜的臉色道:“皇上英明!皇上能想到這些,肯定就已經有了相應的治理措施,臣替蜀中百姓謝過皇上!”隨即跪地磕頭,說道:“皇上如此英明,真乃大清蒼生之福!”
道光帝判定眼前的這個漢人不是在恭維他,是在講肺腑之言,臉上難免生出一種豪氣。他沉吟片刻,才道:“曾國藩哪,起來講話吧。”見曾國藩爬起來,接著說道:“你認為要把四川治理好,應該從何處下手啊?”
曾國藩略一思忖,道:“回皇上話,臣對下情不甚瞭解,不敢在皇上面前妄言。但臣以為,歷朝歷代,治民不如治吏,治吏是第一要務。像貞觀盛世,我朝康乾盛世,無不在吏治上下工夫,成效也顯著些。”
道光帝派曾國藩主持四川鄉試(2)
聽了曾國藩的話,道光帝心下甚喜,讚許地點點頭:“曾國藩,朕看你最近又長進多了。朕想讓你明日就動身。關於四川鄉試的考題嘛,就讓趙楫一個人負責好了。朕給你配兩名侍衛先行入川,怎麼樣啊?”
曾國藩急忙跪倒:“臣遵旨!臣不知皇上為何讓臣先行入川?”
道光帝哈哈笑道:“你現在已經是五品官員了,官職不算小了。朕讓你先行入川,是想讓你替朕實地考察一下沿途的吏治民情。朕自登大位以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朕早就想親自實地考察一下。現在看來,朕的這個想法是過於天真了。這也是朕讓你入蜀典試的原因。”
曾國藩一聽這話呆了一呆,猛然跪伏在地,道:“臣不敢領旨!”
道光帝愣了一愣:“你怎麼不領旨呢?難道要抗旨不遵?”
曾國藩道:“臣不敢。臣斗膽問皇上一句,您讓臣用什麼身份去四川呢?”
道光帝一笑:“這還用問,四川鄉試主考官哪。你糊塗了不是!”
曾國藩不慌不忙答道:“回皇上話,四川鄉試主考官怎麼能考察沿途的吏治民情呢?臣不過京師一從五品翰林侍講,出京也是臨時的鄉試主考,名不正言不順,請皇上明察。”
道光帝反問:“那依你的意思……”曾國藩答道:“回皇上話,臣以為,考察幾省的民情吏治豈是小小的五品京官所能幹得了的事!依臣看來,要做這樣的事情,非三品以上的大員不可!請皇上明察。”
道光帝忽然笑了起來:“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不過,你只是替朕偷偷地考察一下地方上的事情,又不是去拿人,回京跟朕說說情況,這差就算交了。”
曾國藩長出一口氣,道:“皇上的意思是讓臣只是走一走看一看,什麼都不用管,這樣的話,臣就敢領旨了。”
道光帝離開龍書案,長嘆一口氣道:“咳!好像是這樣。要真是這樣,朕讓肅
《曾國藩發跡史小說艾寶良》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