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軍匠 (第1/2頁)
金黃的雞翅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前在那破廟之中,吳成將一個邊軍夜不收連盔帶腦砸成了餅,事後惋惜了好一陣,那被砸扁的頭盔一直捨不得扔,一直扔在家裡藏著,只可惜百戶所裡連個軍匠都沒有,武鄉城內的匠戶又大多沒什麼本事,這頭盔修補了幾次依舊沒有個好模樣。 但那姓陳的軍匠一到,敲敲打打不過一刻多鐘,便將那鐵餅一般的頭盔大致恢復了原樣,至少吳成能頂在腦袋上裝個樣子了。 “陳老匠當真好手藝,有這般技術,怎的在邊軍那邊飯都吃不上?”吳成感到一絲訝異,眼前的陳軍匠四五十歲的年紀,身材黑瘦結實,一雙手上全是老繭和傷痕,從外表看去就像個技術高超的匠人。 但吳成對與他的初次見面記憶猶新:一輛板車上坐了一家子人,每個人都是衣衫襤褸如同乞丐,兩個兒子和女兒都明顯的營養不良,見到飯食像是餓瘋了的土狗一般雙眼冒著詭異的綠光。 吳成並不是沒有接觸過工匠,這個時代的匠戶也不是什麼好營生,一身好技藝也賣不了幾個錢,個個都生活窮苦,和他們這些衛軍一樣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屬多數,但像陳老匠這般看著就要餓死的卻也少見,更別說他還有著這麼好的手藝、又是邊軍裡待了幾十年的老匠戶。 陳老匠幽幽嘆了口氣,將手中鐵錘扔下,在身上擦了擦滿是汗水的手,回道:“吳小旗有所不知,我大明的匠戶分為住坐匠和輪班匠,住坐匠每月就地服役十日,輪班匠則分班定期在官營作坊裡服役,也可以交筆銀子免了差役。” “咱們這些軍匠就是最苦的,不像城裡的匠戶可以靠手藝賺來銀錢,衛所和邊軍下面的大頭兵連飯都吃不飽,又哪有錢糧給我們呢?沒有銀錢,便免不了差役,朝廷的徭役徵召過一陣子就來,入了官營的作坊便耽誤了生計,勉強不餓死而已。” “而且咱們也不像軍戶理論上每月有一石月糧、還有朝廷撥給的屯田維生,更比不上邊軍的募兵,每月月糧不過三鬥,上工時才又日支粳米八合,從國初就沒變過,層層剋扣下來,到咱們手裡便所剩無多了。” 陳老匠頓了頓,猶豫了一陣,繼續說道:“好在小的還有一手技藝,朝廷要的武備軍械糊弄糊弄交差,反正上面也就要個數字不會細查,省下的材料拼拼湊湊些軍械賣去黑市走私,分潤的錢糧也夠養活一家子人了,邊軍的軍匠,大多是小的這般情況。” 吳成皺著眉點點頭,他算是知道武鄉城裡那黑市裡賣的軍械武備、生產材料從何而來了,看來他猜的沒錯,黑市裡賣的東西,絕對比朝廷發下來的垃圾要強得多。 陳老匠還在繼續訴著苦:“但現在也支援不下去了,朝廷幾個月不發餉,邊軍的將官不會苦了那些家丁精銳,這是他們的立身之本,只能吃更多的空餉、加大盤剝的力度,想盡辦法的壓榨咱們這些軍匠和底層的衛軍募兵,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只能逃了罷!” 陳老匠擦了擦眼,也不知是在抹淚還是擦汗,朝吳成拱了拱手:“多虧黃哨官施於援手,送咱們一家來了武鄉,吳小旗豪義,一次給了小的一年的工錢,日後若有差遣,吩咐小的一聲便是。” “老匠客氣了,日後就在這安心住下,我定不會讓你吃虧的!”吳成趕忙拱了拱手回禮,從背上取下油布細細包裹著的三長銃,仔仔細細解開遞到陳老匠手中:“老匠,你看看這火銃,能仿製嗎?” “三長銃啊,不好制!”陳老匠一眼就看了出來,翻看著這柄儲存完好的三長銃說道:“三長銃取三國火銃之所長,造起來也有三國火銃的麻煩,相比而言鳥銃要好造一些,材料也能省些。” 陳老匠將三長銃擱在一旁,勸道:“吳小旗,無論是三長銃還是鳥銃都有炸膛的風險,相比而言邊軍喜愛使用的三眼銃更安全些,製作起來也簡單,不如.....” “三眼銃威力太小了,就跟個炮仗似的,咱們又養不起騎兵,沒啥用......”吳成搖了搖頭,打斷了陳老匠的話:“明軍使用火器容易炸膛,一則火器製作粗糙、技術不過關,二則明軍銃手缺乏訓練,填裝火藥要麼過量要麼太少,自然容易炸膛。” 吳成頓了頓,扭頭看向東北的天空:“戚武毅曾言鳥銃‘利能洞甲、射能命中、不獨穿楊而已’,三眼銃用來欺負無甲的賊寇或韃子是足夠了,但咱們今後要面對的敵人,可是身披重甲、手持重箭的強軍啊!” 陳老匠愣了愣,有些疑惑的問道:“吳小旗,你是說東虜?可東虜遠在遼東,咱們地處山西,相隔遙遠,怕是打不到咱們這裡來的。” “現在不會,以後可不好說了.....”吳成也懶得解釋,笑了笑:“有備無患嘛,有一支訓練有素的火銃隊在手總不是壞事。” 陳老匠見吳成沒有深談的意思,也知趣的不再追問,聳了聳肩:“行,反正都是吳小旗您出錢,您要制什麼軍械,小的就給您打造什麼軍械。” 吳成笑著點點頭,指了指作坊外訓練的
《明末反賊》 第42章 軍匠(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