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衡州奇景 (第1/3頁)
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衡州城的鎮山為南嶽,南嶽蜿蜒而南,形成岣嶁峰,至花葯山,抵回雁峰,結為郡治。側依回雁峰,前有湘江環帶,東洲島浮現於前方江面,草河在北面由西而東匯入湘江,再往北是耒水自東而西融入湘江。石鼓山列於府治左側,隔岸望之,形如一彎偃月。其景sè之秀麗,確為一處絕佳的山水形勝之地。
清初之時,衡州層飽受戰火蹂躪,李定國在這裡抵抗過清軍,吳三桂在最後時刻於此處稱帝,幾次戰亂讓曾經的湘湖大城失去了昔ri的光彩,長沙取而代之成為湘中省城。眼下她再一次面臨著戰火的洗禮,因為衡山縣失守的訊息剛剛傳到了衡州。..
橫州城北門瞻嶽門城樓之上,衡州知府陶恩培立於城垣之上,望著城下蜂擁進城的百姓軍民,心中萬分憂急。陶恩培是浙江山yin人,字益之,號文雲,道光十五年進士,初為湖南衡州知府。咸豐元年,廣西賊起,衡州jiān民左家發謀響應,陶恩培以雷霆手段捕誅之,獲得清廷嘉獎,晉秩道員。
咸豐二年chun,粵匪長毛犯湘湖,時任剿匪欽差大臣的總督程矞採正在城中,聽得jing報,程矞採擔心衡州城小守不住,遽yu退保省城。陶恩培苦勸說,衡州乃是楚之門戶,棄則全楚震矣!但程矞採不聽,退回長沙城。當長毛賊到後,知道衡州已有準備,便從他道竄陷道州、郴州等地,所至皆破,惟衡州獨完。清廷震怒便將程矞採革職查辦,最後調任湖北去了,而陶恩培受了清廷嘉獎,便一直守在衡州。..
雖說此時城內有綏寧鎮總兵和chun領兵五千餘人駐守,但這些綠營丘八們在城內胡作非為,令陶恩培苦不堪言。他曾幾次向和chun申訴,但和chun包庇下屬,每次都是做幾下官面文章應付,對御下不嚴的將領只是罰罰糧餉、訓斥幾頓了事。有了上官縱容,和chun部的兵勇依舊整ri吃喝賭博、欺男霸女,陶恩培一怒之下上奏朝廷參劾,但他的參折如石沉大海一般,沒了音訊。
和chun乃是滿洲上三旗正黃旗人,也是滿洲大族赫舍里氏,字雨亭,歷任前鋒、整儀尉、參將、副將等職,可謂是根紅苗正。年初時江忠源在蓑衣渡一戰中擊敗太平軍,和chun手綰重兵,近在咫尺卻不敢發一兵助戰,否則太平軍可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就是和chun的裹足不前,浪費了大好戰機。事後,剿匪欽差賽尚阿卻把蓑衣渡的戰功給了和chun,奏報上去和chun便升任綏寧鎮總兵,江忠源只是加了道員銜,足見和chun在清廷官場中的人脈頗廣。小小一個衡州知府的參劾,自然被和諧掉了。
就在陶恩培不斷號令自己屬下兵勇衙役疏導百姓入城之時,和chun打著哈欠帶著十幾名戈什哈來到城樓上,陶恩培急忙上前見禮,尚未開口說話,和chun嗅了嗅羊脂玉鼻菸壺,跟著打了個大噴嚏,方才揉了揉鼻頭,整整官服,慢條斯理的略略回了一禮。
陶恩培臉sè漲得通紅,他也不是一次兩次這般被羞辱了,但眼下以闔城百姓安危為念,他只得忍下這口氣道:“和總鎮,長毛賊南下,衡山縣已失,長毛據此地不過百里,該當速速加強城防,截斷青草橋,阻敵於草河北岸,並分兵守禦城東的東洲島,以防長毛西渡,只有守住北面和東面,城垣方可保無慮啊。”
和chun擺擺手笑道:“陶大人多慮了,制臺大人先前有軍令到,說長毛賊此次出隊,意圖東進,是不會南下的,這支長毛偏師攻陷衡山縣,只是疑兵之計而已,青草橋乃是衡州八景之一,就此草草毀去,豈不可惜?長毛由北而來,有湘水、耒水阻隔,沿岸舟船皆被我等收攏,他們如何東渡?況且城中有五千兵馬,向軍門在耒陽還有八千兵,長毛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膽,才敢來攻打衡州。”
和chun所說的青草橋頭位於草河與湘水匯合處,石鼓山左側,至今有八百年之遙。古衡州曾經有驛道六條,為方便來往,南宋淳熙年間,始在青草渡修建木橋,後幾度重修,一直便是溝通衡州北岸的要地,橋頭兩端店鋪鱗次櫛比,尤以酒店居多,故有“青草橋頭酒百家”之說,乃是衡州八景之一。
陶恩培聞言大急道:“總鎮大人切不可輕敵大意啊,長毛以兩千偏師就敢攻打省城,還一戰而下,足見其膽略,衡州城內囤積錢糧輜重頗多,若是有失,如何與制臺大人交代?”
和chun臉sè一沉,哼了一聲道:“陶大人你是文官,安撫好百姓,調配好糧草便可,其餘軍旅之事自有本將說了算,本將大小身經百餘戰,用得著你教我該如何用兵麼?”說罷又走上前幾步低聲在陶恩培耳邊冷道:“陶大人
《太平人壽》 第一百二十章 衡州奇景(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