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35章 先更新等一下捉蟲 (第1/3頁)

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萬年縣令稱病不出家門, 羅用接任萬年縣令一職,一應交接工作, 主要便由杜構與那前縣令的一名隨從進行, 另外還有一應縣中官吏輔助。

要說這萬年縣中的一些個小官小吏,也未必個個都服羅用這個新上任的縣令,長安城中這些人, 開口閉口就是門戶, 這是幾百年時間積攢下來的風氣了, 羅用出身這般低,自然就要被他們看低些。

但羅用如今也算勢頭正盛,這回長安城中這般多的人想要把他拉下馬,竟然都沒能成功,反叫他又得了個萬年縣令的職位,顯然是很得聖人青眼了, 加上他眼下又與這長安城中的幾個家族有些聯絡……

在這長安城中當官, 尤其是這些很難有升職機會的小官小吏,哪有不會看眼色的, 於是羅用上任期間, 倒是順風順水,無人與他尋那事端。

他們這般決定自然也是十分明智的,羅用先前早就對杜構說了, 這回在這萬年縣公府之中, 若有誰敢跳, 定要將他拔了, 那朝堂之上他是管不了,自家這一畝三分地,總要好生梳理。

羅用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依舊還是推廣沼氣池技術,朝廷這回撥款很是爽快。

然後也是要興辦小學,萬年縣這邊雖說是多大戶,但也還是有不少小戶人家,亦不乏貧者,以及一些大戶人家裡面的僕從奴婢。

這些事情,杜構他們也都是熟門熟路了,並不怎麼需要羅用操心。

自回長安城杜構和夏彥他們著實為羅用出了許多力,羅用心裡也有要先幫杜構求個一官半職的念頭,只是不太好開口,畢竟他們回長安城的時間還不夠長,或許再過個一年半載的再提起此事,時機會成熟些。

羅用這邊正思量著怎麼幫杜構討個官職的事情,皇帝那邊也尋思著讓羅用辦事呢。

這一日上完大朝,廊下食過後,無事的官員便可出宮了,羅用尋常這時候都是跟大夥兒一起出宮的,這一日卻有寺人來宣,道是皇帝要尋他說事。

於是羅用便去了,見面後,皇帝便與他說,近來坊間言論頗不消停,問羅用這個長安縣兼萬年縣縣令有什麼對策沒有。

要說這貞觀年間,言論也算是比較自由的,李世民不喜歡阻塞言路,他就喜歡聽別人把什麼好話壞話都說出來,然後他就知道別人都在想些什麼了,只是這樣一來,有時候聽多了自己不愛聽的話語,難免就會有些難受,比如說最近坊間便有不少反對他經略西域的聲音。

羅用說,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坊間百姓都太閒了,又沒有什麼消遣,所以才會熱衷於說閒話。

皇帝道,我若是多發徭役增加稅收,使百姓忙碌,世人便又要道我是昏君。

羅用說,如果他們每天都有熱鬧可看,有新鮮事可講,就不會對枯燥的朝政感興趣了。

皇帝道,羅愛卿可有妙法?

於是羅用就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與他說了起來。

數日之後,長安城中便出了一本名叫《長安趣味談》的刊物,主題非常明確,講的就是長安城中的各種八卦,有民間的也有關於各個士族大家的。

這個刊物的發行方便是南北雜貨,這種事情四娘她們也算是很有經驗了,在如今的南北雜貨,每日裡光是考卷和畫本都不知道要賣出去多少,很多外地人過來採購,動輒就是幾十份上百份地買,還有一些專門倒騰這些物什的商賈小販。

為了對這個刊物表示支援,皇帝還讓宮裡的寺人整理了幾則宮中閒話送給羅用,都是一些無傷大雅的趣聞,長安城中很多官員和大家族們大抵也都知曉,只是到了坊間,知曉的人便很少了。

另外四孃的那些姊妹也有很多料,這些小娘子們如今不少人自己便在撰文,聽聞有個刊物可以投稿,一個個的熱情也都十分高。

除此之外,南北雜貨大門口邊上還有一個投稿箱,誰人都可以投稿,只要寫明瞭姓名住址,稿件被採用之後,便會有人將稿酬送到他們家裡。

這《長安趣味談》乃是半月刊,每月初一十五各發一期,第一期便出在這一年的三月初一。

這刊物一發行,效用果然十分好,主要這第一期吧,乾貨也是尤其多,尋常百姓哪裡哪裡聽聞過那許多秘聞趣事。

這些趣聞的主角都沒有姓名,大多都是以某郎君某店家某嬪妃某皇親這樣的代稱,這樣一來,大夥兒不僅看得津津有味,還不免湊在一起議論一下這些趣聞的主角究竟是誰。

尋常百姓雖也議論朝政,但真正又有幾個人真正關心朝政,不過都是消遣而已,

《南北雜貨全文免費閱讀》 第435章 先更新等一下捉蟲(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