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零二章 討董檄至 (第1/2頁)

諸葛不要太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更新時間:2012-09-24

雖是身處燕郡,可劉毅對洛陽之內發生的事情還是瞭若指掌。“天耳”之人除有一部分護送蔡琰一行回燕郡外,尚有得力人手留下打探訊息。不過對於這資訊的傳送,劉毅就很是無奈了,從洛陽至燕郡,便是快馬狂奔也要數日,這就是說洛陽當日發生的事情劉毅要數日之後方能得知,此事也大大加強了他想要把信鴿培育出來的決心,獵鷹飛羽雖是速度奇快,可要大量的使用卻是不可能的。

其實當時劉毅離開燕郡之時是很想趟趟洛陽這壇渾水的,可是後來的形勢發展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雖說天子對他厚待,也要引為己用,可那又能如何,難道劉毅還能為他剪除了何進與內臣?就算那樣最大的利益也在靈帝手上,自己充其量也就是一顆重要棋子,還要防著功高震主!豈是他來到這亂世的初衷?

至於什麼聖恩浩蕩,報之於死,劉毅就更不會放在心上。要爭雄天下,一顆心就要冷硬如鐵,其過程中更要無所不用其極,最大的原則就是儲存自己,爭取利益!就這一點來說,劉毅對曹操的那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很是欣賞,能爭雄者都是這種想法,只不過曹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言說出罷了。

如果歷史正常發展,後面便是董卓入京,廢少帝而立獻帝,大權獨掌,朝綱敗壞,漢室也由此真正的名存實亡!而這正是劉毅需要的結果,否則怎會有群雄並起?他又如何建立霸業?所有的事情想通之後劉毅更願意穩坐燕郡而觀洛陽風雲,待機而動。

當然在等待時機的同時他也不會沒有動作,首先便是軍事方面的調整,他帶回來的西園軍士卒與黃巾降卒分別補充進了鐵騎營與老四營,鐵騎營以趙雲為首,徐晃為青龍營統領、楊明為白虎營統領、周倉為朱雀營統領,玄武營則還是裴元紹,四營統歸甘寧總領,至於管亥,劉毅將他任命為自己的近衛營統領,除近衛營只有千人外,老四營都在兩千上下,鐵騎營更有三千士卒,戰馬五千!

其中各營的功效劉毅也再次做了劃分,青龍與朱雀二營皆為重灌步兵,白虎營為輕裝步兵,而玄武營則是以弓弩手為主!鐵騎營的三千將士中也分為了一千重騎與兩千輕騎,各營都是操練嫻熟,裝備精良,為此劉毅戲志才及諸將也不知花下去多少心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劉毅去年實行的興修水利鼓勵農耕之策今年已經有了成效,莊稼的成長及其喜人,眼看著就又是一個好收成,各營的屯墾除了新到的西園士卒之外也能做到自給自足,物資的豐富將會大大增強劉毅軍的戰鬥能力,糧食乃是一切的根本。

兩樣齊備之下最關鍵的就是燕郡的建設了,這可是劉毅的根據地,也是他將來爭霸天下的起點,雖說這一年多來發展的很好,人丁興旺、民生富足,可仍未達到劉毅心中的標準,那個年代衡量生產力最直觀的方法便是人口,劉毅初掌燕郡時人口大約在二十四萬上下,而這趟回來透過田豫的種種策略細查之下已經增加到了三十一萬七千多人,且這多出來的七萬多人又以精壯為主,無論用之於軍或是農事,都會對燕郡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來劉毅執掌燕郡之時就有建立預備役的想法,燕郡士卒也分為主戰部隊與地方守備部隊,戲志才來到之後對於劉毅的這個想法極力贊成,他與劉毅、張虎、田豫幾人經過數次認真的討論,覺得地方守備部隊的數量應與總人口保持在一比十五的比例最為合適,按現在的燕郡來說,這個數字大概就在兩萬人左右,並由眾將率領精幹人手親自下去操練,戲志才與張虎把這個做法稱之為藏兵於民。因此表面上看劉毅手下只有老四營及鐵騎營的一萬餘人,其實一旦進入戰事情況下燕郡便可調出三萬大軍,這已經是一股不可輕忽的力量。

一切順利發展的同時,劉毅仍然非常重視對人才的挖掘工作。並指定張虎負責此事,與各縣設立“招賢館”,開出種種優惠條件以吸引人才,加上劉毅的聲名與燕郡的安定,四方不少志士來投。雖然沒有什麼劉毅熟知的名將謀士,可人才也是有大小分類的,這些人的相投大大充實了地方上的行政力量與軍營中的低階官員,在劉毅看來,他們都是寶貴的財富。而且劉毅還有一點對人才的看法是與張戲二人不同的,在劉毅眼中,只要有一技之長,德行尚可的都算人才,關鍵處只不過是在於自己如何使用,像現在他府中的鐵匠徐燦,司馬營總管吳普都是這一類的人才。徐燦乃是大匠徐剛的族弟,鍛造手法也極為高明,吳普則是在養馬與戰馬配種方面有獨到之處。

劉毅對這二人都是厚加相待,二人的表現也讓大家心服,

《狼行三國小說最新章節》 第一百零二章 討董檄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