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 (第1/2頁)
我愛肥豬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據數路探馬回稟,明國存放糧草輜重之地業已探明,且明軍防守兵力也是不多,這可真是天賜我大清的良機啊!現下咱們就議一議,由誰領軍、派多少兵馬前去拿下此地,不管誰去,都要全力拿下!只要得了明軍的糧草輜重,那這回咱們大清大事可成啊!”
主位上的濟爾哈朗滿面紅光地目視帳內眾人開口笑道。
設在松山城西北十餘里外的清軍大營內,一眾親王貝勒貝子以及蒙八旗的王爺、孔友德等人齊聚中軍大帳內,商討下一步地作戰方略。
“明軍如此重要之地豈能輕易讓探馬探查的到?我總覺著這事兒沒那麼簡單!前番兩白旗由一名白甲兵領著十人哨探明軍糧道,半途之中居然為明軍截殺!十人僅有一人逃回,那名白甲兵也是命喪當場!這就是說,明軍於糧道防備甚嚴,這絕非祖大壽手下能幹出來的!現其他數路探馬俱是毫不費力便能偵知此等要地,其中莫不是有何圈套不成?”
濟爾哈朗的話音剛一落,多爾袞便率先提出了質疑。
在與崔命運所部發生遭遇戰時逃回來的一名清軍,將所遇到的情形講述了一遍,這讓本來視明軍如無物的多爾袞心中警惕起來。
從這一隻小股明軍的蹤跡及配備的兵器上看,顯然又是明國新軍所屬,這說明在松錦以南的堡城中,駐紮的都是明國的精銳新軍。
遼西的傳統明軍絕不會在後方就派遣夜不收進行例行巡邏,並且他們也根本沒有那種一觸即發、威力巨大的短銃。
既然松錦以南住有不明數量的明廷新軍,那為何濟爾哈朗從東面派遣的探馬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呢?
這裡面似乎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多爾袞的話在帳中引起了不小的共鳴。
對於這些打老了仗的八旗高階將領來講,任何可疑之處都要經過詳細的探查,在證實無害後才能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明軍確實不能打,但這隻明軍已經被鎖進了錦州城內。
現在他們面對的明軍已經和從前大為不同,對戰時絕不能疏忽大意,否則後果難料。
“老十四說的不差!若說對上祖大壽那夥人,除了遼西馬隊之外,就算他給咱挖個坑咱也照樣殺得他屁滾尿流!可現在明國弄出這夥新軍來,那就大不一樣了!倒不是說咱們打不過他們,而是打敗了他們,咱們也會損失不小。咱們八旗子弟無敵與天下,這是不假,可自家員數著實太少,死一個都肉疼的緊。我看吶,還得想法子探明瞭再說!”
阿濟格依舊是果斷的站在了自家兄弟這邊。
拋開其他上不得檯面的想法來講,在沒把未知的危險排除之前,多爾袞的謹慎還是很有必要的。
隨著阿濟格的話語講完,兩白旗的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也紛紛站出來表達了對自家主子的支援,其他各旗的將領雖然沒有表態,但神情上自是能看得出,大多數人還是偏向於支援多爾袞和阿濟格的看法。
“成親王,此事你如何看待?雖說睿親王與十二貝勒所言似是有些道理,但我大清威壓關外明軍十餘年,總不該為了此等小事而怯陣吧?”
作為一軍主帥的濟爾哈朗面對多爾袞等人的質疑,心下多少有些羞惱的成分,一氣之下,他繞過多爾袞,直接把問題扔給了嶽託。
“我覺著睿親王、十二貝勒之言甚是有理,但不管如何,既是已經探查到我大清所需之物,那就絕無不取之理!漢人不是有句話嗎:天賜不取、必受其咎!明國一向有文臣帶兵之例,此番說不定就是其主帥故弄玄虛之舉,說不定是心虛之下才用此策。到底如何行事,還是鄭親王拿主意好了!”
嶽託說了半天,聽上去兩面都不得罪,但實際上還是偏向了濟爾哈朗這邊。
作為對皇太極最為忠心的兩名親王,濟爾哈朗和嶽託也成為了皇太極制衡兩白旗的重要手段之一。
“成親王這話講得好!既是已經探查到了我大清急需之物,那無論如何也要拿過來!只是現下明軍看來已有防備之意,那咱們便商量一下,改用何種手段予以應對!我覺著,舉重兵突進最是省力,管他如何防範,那些糧草物資堆積如山,就算明人想搬走也來不及!”
濟爾哈朗衝著嶽託點頭之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從整個建州高層、包括皇太極來講,他們並不懂什麼孫子兵法之類的東西,不管是與明軍交手還是橫掃蒙古部落,採用的都是這種簡單直接的辦法,用八旗強橫的武力來平推對手。
慣於採用這種方式的八旗上下,對於漢人那些古已
《崇禎八年有聲小說線上收聽》 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