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1章 烈屬待遇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宗遠回來後,和趙雲成書記談起這個事情,最後形成一個材料呈報給縣委,請求給予落實烈士待遇,在最後孫宗遠深情的寫到: “莫要讓烈士流血又流淚,不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怕是再過三五年,烈士母親就要離開人間了,兒子用生命換來的尊重一生也享受不到了!” 又和趙雲成談起郭茂海辭去村支部書記的事情,孫宗遠提到郭茂海為人比較正直等優點,趙雲成思考一會說: “要不安排個職位讓他幹幾年?畢竟一個老革命了,幹了一輩子了,就這樣下去也說不過去呀!” “書記,我的意思是給他按照機關幹部標準辦理個退休,然後安排他再去敬老院幹個副院長或者公路養護站幹個線長,讓他既有活幹又能離開仙峪子,方便許慶軍的工作。” “我看可以,幹了一輩子了,也沒有錯誤,年齡大了辦個手續退休也合情合理,至於工作的事情還是聽下他的意見吧。” 孫宗遠先是帶著武裝部長高建祥一起到縣武裝部反映烈士的情況,當把郭茂海的口述材料遞給武裝部工作人員的時候,部裡領導立即安排人員查檔,很快就查閱到烈士相關入伍資訊和參加過的戰鬥,最後材料裡也提到在某次遭遇戰中受到敵機轟炸而失蹤,應該說與郭茂海的證明材料完全一致,武裝部又聯合民政局召開了一次認定會,認為烈士身份正確、證明證明充分,完全可以認定為是烈士,並且在檔案中還記載了烈士曾經榮立三等功一次,完全符合有關優撫政策規定。 接下來是縣武裝部和民政局的領導給老太太家大張旗鼓的掛上了光榮牌,送上了烈士證,補發了烈士待遇,老太太也享受到了兒子用生命給他的禮遇。 後來聽說烈士生前有過一年多的婚姻,孩子出生後不久就接到了烈士失蹤的訊息,烈士妻子又改嫁他人,現在孩子都35歲了,又回到奶奶身邊認祖歸宗了,老太太也沒想到在臨終之前雖然沒有見到兒子的生還,可還是有了個孫子,激動的手都打哆嗦。 烈士待遇問題圓滿解決,郭茂海非常感謝孫宗遠,在孫宗遠提出的退下來兩個職位的原則的時候,他選擇了公路站下面的維護線長,他說: “我年輕的時候為國家打過槍放過炮,年齡大了也要做個鋪路石給老百姓做點貢獻!” 那個時候的幹部啊,真的沒說的! 在村黨員大會上,當郭茂海提出辭職並且建議由許慶軍來幹新的支部書記的時候,下面的黨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紅花鄉仙紅花工作區副主任許慶軍兼任峪子村黨支部書記。 他乾的第一件事是把培養了六七年的兩個積極分子透過黨員大會報給鄉黨委,鄉黨委經過研究予以批准為預備黨員。 仙峪子村經過支部會研究決定聘用這兩個個相對年輕(平均年齡40歲)的預備黨員進委幫助工作。 許慶軍一直在紅花鄉里幹,實際農村的情況有時候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有孫宗遠的調撥,他還是很積極的開展起來工作。 首先是把全村集體果園地重新丈量,原來會計賬本上的420畝修整為860多畝,然後按照20畝地一方,每畝地一年20元,連續承包十年的時間,向全體村民發包。 這些果園雖然缺株少苗、品種老化嚴重,但是處於山腰位置,沙土地發育良好,有人民公社時期打造的一個塘壩和一個大口井,還處於山的陽坡,自然環境還是很不錯的。 經過一輪輪的投標,一天時間果園全部承包給村民,村集體收入進賬20萬元。 緊接著,許慶軍把通向主要道路的600米長村級路也接過來,解決了村裡出行難的問題,又在村子中間,打了一口200米深的水井,解決了村裡人畜吃水問題。 重新在村子西南面劃出20畝地,村子裡統一給平整了場地,扯上自來水,作為村子養殖區,各家各戶都把養豬圈、場集中放在這裡,解決了過去全村養豬村子裡一股豬屎臭味的問題,全村新增生豬存欄量160多頭,接近了一人一頭豬的平均數。 村子裡賬戶上還存有17萬塊錢,至於怎麼用?許慶軍也想不好,就主動找到孫宗遠想辦法。 仙峪子村後山上有130多畝的花崗岩石山,可以做石材加工,但是現在時機不成熟,城鎮化建設還沒有起來市場狹小,況且破壞環境,弄不好全鄉有這種石頭的都去開採,紅花鄉的環境就如得皮癬的狗一樣要多難看就多難看。 靠近山林有木材,可以考慮木業加工,但是這個行業如果起來了怕是全鄉的綠山就會變成禿山了,利益在那裡人的慾望是很難填滿的。 靠流通商業也不可以,人跡罕至的偏僻小山村,誰來買東西?有什麼好東西不能拿到集市上去賣嗎? 那就是加工業了,做罐頭與千禾食品廠爭奪水果資源啊,也不行啊。 嗯,再想一想,罐頭廠大都用的大的、果型好的,中等偏下的水果銷售市場很低,大部分浪費了,是否可以利用?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重生之八十年代逆襲小說免費完結》 第131章 烈屬待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