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仙子峪景區五 (第1/2頁)
秋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否找條道路,我們去山上看看啊?”孫宗遠問道。
許士田老人回答:
“書記,你看著我們離山很近,其實要過去要拐幾道山彎,也得有三里多路,再爬上去,怕是天就黑了,什麼也看不清楚,下山也很有危險的。”
孫宗遠打量了一下週圍環境,確實如此,由於在山谷,下午四點不到太陽離山峰都很近了,估計再有不到一個小時太陽就落山了。
一眾人就來到剛才看到的山樑之上,山上幾塊巨大的石頭垛在一起,石頭下有很大的空隙,兩個人並排走過去應該沒有問題。
許士田老人指著一塊形如蹺蹺板的大石頭說:
“你看這塊石頭得有幾萬斤重吧,我只用一個手指頭就能讓它動起來。我過去給你們瞧瞧!”
老人熟練的躲避著茂密的灌木,走到這塊百多噸的石頭下面,在眾人注視下,他用大拇指向上慢慢用力,這塊石頭竟然動了起來,上下晃動的幅度竟然有二十厘米之多。
百多噸的石頭,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用一個手指頭給頂了起來。
大自然真的很微妙啊!
大家也過去,輪流用手指頭嘗試了下,感覺有三四斤的力量就可以頂動起來。
孫宗遠試了試之後說:
“百噸之重,
手指頂動,
億年古石。
世間幻夢!”
又想了想說道:
“玉帝不慎倒玉案,
玉石遺落在蒙山。
仙子峪裡有景觀,
一指能動入雲端。”
有圖為證,就是還不會插入圖片。
歷經三天時間,孫宗遠根據考察組測繪的草圖,把沿線都走了個遍,發現了考察組沒有發現的景點。
也不能說考察組不專業,畢竟他們是做建設和測繪的,什麼是旅遊?如何開發?如何包裝一個個的景點,把幾個平常人看到的石頭演繹成為動人的故事,這可是一門新的學問:旅遊學。
然後又透過自己魯省大學經濟學院老師,認識到了掛在管理學院名下的旅遊系主任郭文森教授。
經過和旅遊系幾個專業教師的共同研討,有了初步開發方案。
首先是出發地和迴歸地都設在仙峪子村下2公里處廟嶺村東首300地的緩坡上,開發的時候需要整平作為停車場。
設定了
12
處景點,分別是:
佔地240畝的福山奇石林、仙子峪斷橋、半山溶洞、99座洞穴佛像、期間用長達2公里的懸崖木棧道連線、仙子池洗衣臺(機船擺渡過去)、仙子曬衣臺、指動石、仙子飛瀑、仙子天池(用999級臺階上山)、仙子溫泉洗浴賓館(天池邊上有溫泉,導致天池常年不結冰,晚上可以住在這裡看星星、聽松濤、吃山貨,泡溫泉)、世界最大壽星山(天池背面的山峰,從一個角度看像是一個老壽星模樣,略加工相似度毀非常高,高度數百米)、玉皇頂道觀(乾河地區最高峰,上面有道觀遺蹟,現僅存9間正殿)、叢柏庵(清朝還存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游擊隊營地,文化大革命時期大部分毀壞,先僅剩兩側27間廂房,周圍都是千年的古柏樹1200多畝1300多棵)、萬畝林果採摘園,然後回到返程地。
按照郭主任的預測,全部看完景點需要一天半的時間,也還可以再設計個短程方案,用一天時間。
孫宗遠代表福山鎮和管理學院簽訂了設計合同,負責整體設計和文字的編輯,合同額20萬元,期限60天,彙報第一次設計成果。
孫宗遠設計構想,基本是複製著許多旅遊景點的特點,能夠讓遊客居住在山上,增加遊玩滯留時間、擴大消費能力,避免有些地方景點看完就走人,除了門票什麼也沒消費的不足。
幸虧有乾河地區城建學校給做的測繪,不然設計出來還是需要很多時間。
當孫宗遠從省城趕回來,已經是第八天的下午了。
剛坐下不一會,秘書就提著暖瓶過來,過來給他泡了一杯茶,然後把這幾天,六個科級幹部考察小組寫的報告送給他。
孫宗遠趴在辦公桌上,眼睛目不斜視的瞅著暖瓶,心裡想:
電燒水壺和飲水機是不是可以集團造出來,這幾年最大的技術問題是發熱盤和蒸汽感應控制件,其他塑膠殼自己集團就可以開模製作,水壺壺體安全構件還屬於個未知數,不知道現在有沒有304不鏽鋼生產,嗯,專業的事情還是專業
《重生之八十年代秦唐》 第182章 仙子峪景區五(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