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癢”。
董小宛入宮為妃考證(4)
除此以外,董小宛“不私銖兩,不愛積蓄,不制一寶粟釵鈿”;端敬“性至節儉,衣飾絕去華採,唯以骨角者充飾”。董小宛“閱詩無所不解,而又出慧解以解之”,且“酷愛臨摹,書法先學鍾繇,後突曹全碑”;端敬則誦“四書及《易》,已卒業;習書未久,天資敏慧,遂精書法”。殊不知其書法原有根基。
《影梅庵憶語》中,冒闢疆寫董小宛侍疾,艱苦之狀,真足以泣鬼神;而世祖言端敬侍皇后疾:“今後宮中侍御,尚得乘間少休,後(按:“今後”指第二後博爾濟吉特氏;此一“後”指端敬)則五晝夜目不交睫,且時為誦書史,或常讀以解之。”又:“今年春,永壽宮妃有疾,後亦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按:《順治實錄》:“五年,詔許滿漢通婚,漢官之女欲婚滿洲者,會報部。”因此,戶部侍郎石申之女竟得入選進宮,賜居永壽宮。而端敬為皇貴妃,位在石妃之上,能躬親照料其疾,尤見德性過人,所以世祖特加以表揚。
如上引證,董小宛也罷,端敬也罷,舊時代的德言容工如此,有一已覺罕見,何得有二?若謂不但有二,且生當並時,那就太不可思議了。
總之,心史先生的考證,疏忽殊甚,他所恃董小宛不可能入宮的主要論據,無非年齡不稱,但此並非絕對的理由;他在《董小宛考》中說:
順治八年辛卯,正月二日,小宛死。是年小宛為二十八歲,巢民為四十一歲,而清太祖則猶十四歲之童子,董小宛之年長以倍,謂有入宮邀寵之理乎?
這一詰問,似乎言之有理;但要知道,並非董小宛一離冒家即入宮中,中間曾先入“金谷堂”,至順治十三年始立為妃,其時世祖為十九歲,他生於正月,亦不妨視作二十歲。清初開國諸君,無論生理、心理皆早熟,世祖親政五年,已有三子,熱戀三十三歲成熟的婦人,就藹理斯的學說來看,是極正常的事。如以年長十餘歲為嫌,而有此念頭長亙於胸中,反倒顯得世祖幼稚了。而況世間畸戀之事,所在多有;如以為董小宛之“邀寵”於世祖為絕不可能,則明朝萬貴妃之於憲宗,復又何說?
心史先生的第二個論據是:
當是時,江南軍事久平,亦無由再有亂離掠奪之事。小宛葬影梅庵旁,墳墓俱在。越數年,陳其年偕巢民往吊,有詩。
此外,又引數家詩賦,“明證其有墓存焉者也”。殊不知影梅庵畔小宛墓,不過遮人耳目的衣冠冢,且闢疆有心喪自埋之意在內(容後詳)。陳其年作此詩絕非“越數年”,而為初到水繪園時;尚未獲悉其中隱微,故有吊墓之語。大約端敬薨後,始盡知其事,於是有《讀史有感》第二首及《水繪園雜詩》第一首,道破真相。後者尤為詳確的證據,其重要性更過於梅村十絕、芝麓一詞。
以上為駁心史先生《董小宛考》,以下解答我自己提出來的問題:
第一,豪家為誰?是否端敬之父鄂碩,抑其伯父,即多爾袞的親信羅碩?
第二,端敬出身既為名妓,何以又一變而為鄂碩之女?
對於這兩個問題,我可以明確解答:豪家即多爾袞。以董小宛為鄂碩之女,乃諱其出身。鄂碩既為御前行走的內大臣,而又姓董鄂氏,因被選來頂名為小宛之父。且不說滿洲從龍之臣,入關之初,本身尚多不諳漢語,何能教養出一完全漢化的女兒如端敬也者;即就姓氏而言,順治十三年十二月初六,冊封皇貴妃之文,稱之為“內大臣鄂碩之女董氏”,以及御製端敬行狀,開頭即言:“後董氏,滿洲人也。”均不稱“董鄂氏”,此又何說?
我在細讀《同人集》後,對於董小宛被奪的經過,以及冒闢疆的心情、顧忌,與料理董小宛“後事”的經過及用心,大致都有了解。董小宛的下落,冒闢疆可為知者道,故如龔芝麓、吳梅村、杜茶村、張公亮等人,無不深悉。陳其年為陳定生之子。定生既歿,家中落,次子為侯方域之婿,往依岳家;長子其年往依冒闢疆,以順治十五年至如皋,居水繪園數載,冒闢疆視之如子。關係如此,則數載之間,絕無不知其事之理;而以其年之才,如湖如海,又何得不以此事為題材,而寄諸吟詠?
由於堅信陳其年必有詩詠其事,因細心搜檢,在《同人集》中得一詩,即《水繪園雜詩》第一首,為五言古風,共二十句,乃端敬薨後所作;茲分段錄詩,並加箋釋如下:
董小宛入宮為妃考證(5)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飛燕。
綺態何娟,令顏工婉孌。
“”讀
《清朝的皇帝有12位分別是誰》 第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