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許多分歧的背後往往是理念的差異。是的,隔海相望,區區兩萬之眾,十來個孤島,這對一支曾經有過20年戰爭經驗的軍隊來說,的確是個不起眼的小仗。數百萬的敵軍都在我們手中灰飛煙滅了,我軍有的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英雄,這理應是我們的驕傲。但如果我們睜開眼睛,看看世界呢!就在我軍透過運動戰幾十萬幾十萬的殲滅敵人的時候,在蘇德戰場上、在北非戰場上,上千輛坦克的會戰出現了。轟炸倫敦、柏林,動輒上千架飛機。在太平洋戰場上,雙方上百艘戰艦對峙,一戰就擊沉三四艘航母,擊落數百架戰機。這種高度工業化社會的戰爭規律,將是今後我軍面臨的課題,值得我們去認識、去思考。在朝鮮,我們驕傲,因為我們和世界級拳王美國碰撞過,但那是山地作戰。面對大海又會怎樣呢?
一條海峽,真就這麼難嗎?
1949年10月24日至28日,我10兵團28、29軍攻打金門,登陸部隊3個多團9086人全軍覆沒。
時任10兵團司令的葉飛在談到金門失利時說:
“最重要最主要的教訓就是,當時蔣軍有海軍,有空軍,在解放戰爭中基本沒有被消滅,而我軍空中沒有掩護,海上也沒有海軍支援。渡海攻取廈門之戰,第一批登陸部隊使用足夠裝載8個團兵力的船隻,在敵空軍轟炸下,已經非常危險,幸而克服了這個危險,順利攻克廈門。好事往往會變成壞事,我們因攻取廈門的勝利,而沒有重視渡海作戰中的困難,沒有接受這個教訓,結果在攻金門時碰了這個釘子。”
葉飛,是我軍戰功赫赫的將軍。正因為如此,他的話,字字是血,是10兵團9000多官兵用生命換取的教訓。
面對汪洋一片的茫茫大海,沒有絕對優勢的海軍和空軍,武力攻臺就是一句口號。從一定意義上說,如果我們過去的運動戰、殲滅戰是農業社會的產物的話,那麼渡海登陸作戰,就是工業化社會的產物。臺灣海峽之戰,是一場實力的較量之戰。解放臺灣將是一場檢驗國家綜合實力的戰爭,是一場比拼現代化程度的戰爭,是一場打鋼鐵、打高技術的戰爭。為什麼臺灣問題久拖不決?關鍵在於國家的實力和軍隊的現代化程度。一切歷史的光榮,都要在這條海峽面前重新檢驗。
我的這些話,即使放在改革開放了20多年後的今天,也未必能得到主流意識的贊同,何況半個世紀前呢?這是兩個不同觀念的較量。看看我軍多年來的教材吧,四渡赤水、陝北三戰三捷、三大戰役……這些貫穿著戰場機動特色的戰例,我不否認它的輝煌,但在掌握了制空權、制天權的天基平臺的對手面前如何保障軍隊的機動和生存呢?
現在還可以找到父親當年發表在《人民前線》上的文章:“目前我軍正在進行著的現代化、正規化的國防軍建設,就是一個偉大而艱鉅的學習運動。”(注:1952年10月25日《人民前線》雜誌151期)他對所屬部隊的幹部說:不要總以為自己的部隊過去如何能打仗,有戰功,看不到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變化。不要總是老子、老子的稱呼自己,什麼“老子的部隊如何如何;老子革命多年;老子什麼時候就當了什麼幹部……”(注:《張愛萍軍事文選》133頁摘要)
“老子當年消滅了八百萬蔣匪軍。”這是很多將領掛在嘴邊的常話。他們大多來自赤貧的農民,揭竿而起,一把菜刀殺出來,一身血汙,坐了天下,今天他們眼裡還有誰呢?無怪毛澤東說:游擊隊不可冒“油”,野戰軍不可撒“野”。
我們的高階指揮員,我們的元帥和將軍們,你們說呢?
父親是直接向彭老總彙報的。彭總同意這個計劃,還有他更進一步的考慮。從美蔣在《共同防禦條約》中的討價還價看,美國在臺灣海峽問題上的底線到底畫在何處,一時尚無法看清。彭老總的顧慮是有道理的,因為後來正式簽署的文字證實,除明確了美蔣共同防禦的領土為臺灣、澎湖外,又增加了一句很關鍵的話:“將適用於經共同協議所決定之其他領土。”彭當時認為,不妨先在一江山這個小島上刺探一下,以摸清美國的底牌,這樣做不至引起大的風險。但必須取勝,否則可能助長敵軍氣焰,甚至可能引起美國公開宣稱“協防”,所以他說,殺雞也要用宰牛刀。
8月2日,彭德懷主持會議,批准了父親對作戰方案的設想。
8月24日,中央軍委正式批准華東軍區關於大陳列島戰役行動方案。
8月27日,中央軍委批准成立浙東前線指揮部,直接歸軍委指揮。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任浙東前指司令員兼政
《從戰爭中走來兩代軍人的對話》 第3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