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鄱陽候 (第1/2頁)
王遮風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人實在有些自來熟得過分,他也不覺得尷尬。
反倒是林安,讓他弄得一時不知道該答些什麼,只好在一旁默不作聲。
又忘前走了兩步,這人倒是終於注意到主人家到現在都還沒動靜,這才停下腳步,轉過身看向依舊還站在大門之後的林安。
“你不認得本侯了?”
雖然林安心裡很想問一句:“您哪位?”
不過他還是忍住了,抱拳歉道:“請恕侄兒眼拙,不知是哪位叔叔?”
“啊,也對,你常在東宮,深居簡出的,本侯也就是在你一歲時入宮順帶看過一眼,抱了你一下,時過境遷不記得也是尋常。”
倒不用林安解釋,他自己自顧自的恍然大悟。
跟著忽的快步回到林安身邊,靠近他神秘兮兮的道:“本侯乃鄱陽候林海泉,安寧王是咱老丈舅,太子算起來也是咱連襟,你管本侯叫一聲叔父,都是自家人。”
鄱陽侯?
林安對林海泉名字沒什麼映象,他說的親疏牽連也不甚在意。
真正在林安在意的,是“鄱陽侯”這個封位,鄱陽不是普通地方。
大周東南,除兩江所在的上淮路和江陵路,最臨近的,是姑蘇路,太祖皇帝祖籍太湖,而太湖,就在姑蘇路治下。
姑蘇路與上淮路隔湖相臨,這個湖就是太湖。
鄱陽則是姑蘇路西北方的另外一個大湖,與太湖並稱為“姑蘇雙碧”,過了鄱陽湖在往西北走,就是巴地邊界的落河山脈。
作為東南地區最大的兩個內陸湖之一,鄱陽湖曾經是太祖皇帝訓練水師的營房所在。
當初就是依靠著在鄱陽湖訓練的八萬水師,一舉打敗了前莽朝廷,以及當時與太祖皇帝分庭抗禮的另外一個起義軍首領的水師,徹底奠定了太祖皇帝在東南地區的絕對控制權,此後太祖皇帝才真正有了揮師北上,問鼎天下的機會。
大周立國之後,大周治下的水師大部分都已經遷移到了大周東部沿海邊境的近海各地,內陸不在留存成建制的大批水師。
不過就是如此,鄱陽湖依舊還是保留了大周水師操練營地的職能。
直到如今,在鄱陽湖還有一支常年備訓操練的水師,稱為“鄱陽水師新營”。
按照朝廷規制,鄱陽水師新營有水師三營建制,也就是水師大型戰船九艘,中型戰船十八艘,以及其餘各類戰船三十幾艘。
配備水師戰船的水軍人馬,則有足足三萬人之眾。
在整個東南地區,鄱陽湖水師都是一股定海神針一般的力量,只要有鄱陽湖水師在,那麼東南地區就不會亂。
林海泉被封“鄱陽候”,在林安的映象當中,鄱陽地區應該沒有別的封爵存在。
所以他就是整個鄱陽地區,唯一的爵爺。
並且因為林海泉本身是皇室宗族,所以一旦東南地區有什麼變動,那麼以他“鄱陽候”的身份,甚至就可以直接坐鎮接管鄱陽湖水師。
雖然林安還不清楚,林海泉具體有沒有控制水師軍權的實際名分,但太祖皇帝既然能將這個爵位封給他,其中本身就已經帶著某種意味。
更重要的是,林安授“兩江督撫”之職,開春之後要去往兩江赴任。
兩江和太湖很近,與鄱陽也不遠。
太湖的那些功勳武將雖然有一部分軍權在手上,但是太湖本身屯兵不多,而且調動兵馬,也不那麼容易。
相比較之下,兩江之地的軍鎮都指揮使權利更大,才是實際控制兵馬之人。
而那些人,林安肯定是叫不動的。
真是到時候遇見了什麼要緊的事情,或許林安還需要這位身為鄱陽候的“叔叔”來幫自己一個忙,借一下鄱陽湖水師的軍威用一用。
林海泉如此急切的就找上門來,估計也是有什麼買賣想跟自己交易的。
想到這裡,林安便忙道:“原來是海泉候叔,請恕侄兒最近事忙頭昏,竟沒能第一時間認出,實在該罰。”
林海泉一聽這話,當即便笑道:“哈哈,不怪你,也是本侯來得急,沒跟你提前打個招呼。”
說著,他眼珠子一轉,又道:“咱們,裡面說話?”
“嗨,侄兒失禮,侯叔快請。”
林安一拍腦袋,跟著連忙做了一個請的手勢,扭頭對黃桃兒說到:“黃桃兒,快去準備茶水,另外關上王府大門,侯叔再此,本王誰也不見。”
“是!”黃桃兒立即應道。
如此
《大周皇族1》 第一百零七章 鄱陽候(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