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七章 西洋教士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十二月二十五,距離新的一年元旦只有五天。五天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期間袁可立再次覲見,第二天就啟程南下前往淮安任職了。

袁可立陛辭的時候,朱大明又向他交代了一番從山陝豫魯四地大量募民,然後沿河、沿淮屯墾練兵的方略,並許他截留部分運河關稅用來編練漕營,同時也授予他密摺奏事之權,賜予尚方劍,整頓漕運總督轄內如徐州、鳳陽、淮安等江北各鎮兵馬,核實兵員、揀選精銳、裁汰老弱,等等。

皇帝對自己的充分信任,讓袁可立自然是感激涕零。臨行前,根據皇帝的意思,袁可立又去拜訪了徐光啟,帶著徐光啟的手書,到設在通州的農事院,拿到了一批甘薯、土豆和玉米種子,同時,在袁可立的邀請下,如今代替徐光啟掌管農事院的王徵和徐驥,還給袁可立派去了幾個人,專門指導這些農作物的種植。而袁可立也承諾,要在漕運總督衙門設立一個農事所,專門負責指導和推廣新型高產農作物的種植。

徐驥,是徐光啟的兒子,這個不必多說。說到王徵,一般人不清楚,但是朱大明恰好知道這個人。這個王徵,是徐光啟的忘年交,算是明末的另外一位農學家。當然這個人同時也是一位天主教徒,是明末歷史上為數不多、懂點西學的學者之一。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徐光啟就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朱大明把他安排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之後,那些仕途不順、傾心西學,並且擅長實務的怪才,紛紛前來北京,漸漸聚攏到了徐光啟的麾下,如今的歸禮部掌管的欽天監、農事院,歸孫元化掌管的軍械司以及所屬的火藥局、軍器局、火器局、槍炮廠等等地方,也成了這些懂得一些西洋火槍火炮技術知識的人才彙集的地方。

對此,朱大明當然是很樂見的。所以當徐光啟提出由王徵這個人來做農事院知事的時候,朱大明完全贊同,而且讓徐驥來做農事院的同知,並且告訴徐光啟,今後欽天監、農事院的一應事務,全權交給徐光啟來負責,徐光啟想要在禮部職司範圍內用人,五品以下皆可直授,事後報備吏部即可。

徐光啟當下也是大喜,很快就寫信把一些熟知西學,但是科舉不順或者仕途不暢的人才,招到了京師,比如李之藻、李天經、王徵等人,就是這麼來的,其中也包括一批西洋傳教士,比如龐迪峨、熊三拔、陽瑪諾、艾儒略、鄧玉函、湯若望等人,一些安排到了欽天監,一些安排進了農事院,李之藻、李天經則在徐光啟的推薦下進了講武堂。

這些情況,徐光啟事後當然都做了稟報,而在他稟報之前,朱大明也都已經知道了。這些與中國人相貌迥異的西洋傳教士,儘管學會了中國話,衣著打扮也都已經跟大明計程車人沒有多少差別,但是想要人不知鬼不覺地進入京師,以前或許可以,現在則不可能,鞏永固、方正化如今透過錦衣衛和東廠,對京師九門之內的情況瞭若指掌。

京師九門之內的東南西北中五城兵馬司,也早就在對閹黨的大清洗之中,牢牢掌握在了崇禎皇帝的表兄劉文炳的手中。

但是當袁可立離京赴任的第二天,徐光啟前來稟報,說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已經到京,並渴望著前來宮內覲見皇帝陛下的時候,朱大明還是很高興,很快就專門安排了時間,在乾清宮的書房內召見了湯若望。

湯若望的裝扮,完全是一副大明讀書人的樣子,身材高大瘦削,顯得十分修長,褐色的頭髮、黑色捲曲的鬍子,四十歲上下的年紀,除了高鼻樑、深眼窩和灰色的眼珠,並沒有傳說中德國人金髮碧眼的體貌特徵。

“尊敬的大明大皇帝陛下,能夠受到您的召見,鄙人感到十分的榮幸!”徐光啟引薦完畢,湯若望這樣說道。

聽著湯若望彆彆扭扭地說著中國話,朱大明也是不由莞爾一笑。如果湯若望不會說漢語,那麼即便是朱大明也無法與之交流。

後世的朱大明當然懂一點英語,簡單的交流也可以,但可惜的是,在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的時候,英國還遠遠不是後世的所謂日不落帝國,而英語也只不過是歐洲一個偏僻島嶼上的方言罷了。

此時的歐洲盛行的是拉丁語和法語。而這兩種語言,對朱大明來說,那可是真正的外語。

徐光啟對於皇帝同意親自召見湯若望,本來就已經感到很意外了,但是看了皇帝召見湯若望時的表現,就更加意外了。他以為皇帝對於西洋人的相貌,一定會感到幾分驚訝,畢竟這個皇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閹宦之手,從來沒有離開過北京,也從來沒見過西洋人。

但是事到臨頭,他發現朱大明完全是一副輕

《日月當空完整版txt下載》 第六十七章 西洋教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