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一章 昆都侖汗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即使是這一切都佈置下去之後,崇禎皇帝的心裡也還是沒有底。若是西北、西南都亂了,再加上一個關外,大明朝的爛攤子就更難收拾了。

所以當他接到陳仁錫的密摺奏報,知道了發生在喀喇沁部的事情之後,簡直是大喜過望,禁不住在乾清宮東暖閣的書房之中,當著一眾太監宮女的面,就高興的笑出聲來,難得地從書案後面站起身來,一邊走動一邊連聲說好,大聲叫好之餘,嘴裡還唸唸有詞,隱約說著什麼曹文詔、曹變蛟等人名。

侍立在一側的太監宮女們,也是第一次看見皇帝這樣,高興到了手舞足蹈的程度。王承恩當然是打心底裡高興,這幾天來因為西南的叛亂,皇帝茶不思飯不想,始終憂心忡忡,難得哪個大臣上了摺子居然讓皇帝這麼高興。

正想著,突然聽見皇帝說道:“王承恩,速去傳張惟賢和吳惟英前來見朕。”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雖然對明末發生在西南的事情不是很熟悉,但他對發生在東北的事情可實在是太熟悉了。

歷史關於這個喀喇沁臺吉布林哈圖的記載不少,其中只有一句話,是他後世之時自打看見它就始終忘不了的。

歷史上,崇禎二年九月,敖漢部首領袞楚克勸降了喀喇沁,與喀喇沁諸部會盟後,喀喇沁部的臺吉布林哈圖,來到了後金都城盛京,覲見後金汗黃臺吉,說出了進攻明朝的道路,清太宗實錄的記載是這樣的:“喀喇沁臺吉布林噶都,曾受賞於明,以熟識路徑,今為嚮導……”

如今,領著第一次繞道蒙古進攻大明的這個蒙奸帶路黨,應該不會再倒向後金了吧。

當然了,如果這位崇禎皇帝以前對西南地區或者奢安之亂,多瞭解一點的話,他就會知道朱燮元的厲害了。

因為,在歷史上,奢安之亂最後就是朱燮元領著平定的。朱燮元不僅殺了奢崇明、安邦彥這兩個超級土司首領,而且平掉了一批雲貴川的土司頭目,凡是不服朝廷管理的,全都抓了殺掉,收回了大量山林土地,從粵西到雲貴,再到四川,建立了完成的驛站系統。西南許多傳承千年的土司家族,都被朱燮元連根拔起,從此徹底鞏固了後世西南諸省的版圖。

朱燮元打造的這種局面,一直保持到了滿清時代的雍正年間。要說雍正幹了什麼好事的話,那麼在西南土司管轄地區搞改土歸流,應該算是一樁吧。雍正之所以能夠成功推行改土歸流,就是當年朱燮元在平定奢安之亂後給後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朱燮元,是萬曆二十年的進士,雖然是讀書人,文官出身,但是殺起人卻是一點也不心慈手軟,甚至比很多武將都要心狠手辣的多。

所以,這也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明代的科舉制度,後世許多人詬病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認為這個八股文禍國殃民什麼的,實際上八股取士發揮的作用,要比許多人想象的好很多。

這麼說吧,寫不好八股文的未必是蠢材,考不上進士的人裡面,當然還有大量的人才,但是能寫好八股文的,卻一定不會是蠢材,對四書五經不掌握到一定程度,或者說你的思維能力、思維層次不達到一定高度,你是不可能寫好八股文的。

八股取士持續了七八百年的歷史,絕對不是現在人們想象的那樣,搞出來就是為了束縛讀書人的思想或者奴化他們什麼的。而朱燮元恰恰就是這樣一個八股文寫的很好,而又有超強治世能力的進士文官。

這一點上,朱燮元有點像明中期的王陽明,作為王陽明的老鄉,雖然文的方面,可能不如王陽明,但武的方面,卻比王陽明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他在後世的名氣沒有王陽明大而已。

總之,收到陳仁錫的密摺之後,大喜過望的崇禎皇帝,很快就傳來了當值的軍機大臣英國公張惟賢和理藩院使軍機參議恭順侯吳惟英,一番交代囑咐之後,命令兩人立刻與內閣商議喀喇沁諸部,以及陳仁錫等有功之人的封賞辦法。

第二天上午,首輔李國鐠、閣臣徐光啟,以及張惟賢、吳惟英等人,齊聚乾清宮正殿東暖閣,報告了封賞辦法,最後議定,封喀喇沁臺吉布林哈圖為歸義王,以西拉木倫河以南、七老圖山以北、努魯兒虎山以西的草原地區為歸義王領地,設烏蘭哈達都指揮使司,以歸義王布林哈圖為前軍都督府左都督,兼烏蘭哈達都指揮使,其長子陳格爾巴圖為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並令其入京師講武堂學習;必勒格、德力格為烏蘭哈達都司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等。

與此同時,陳仁錫官升三級,由七品直升五品,以遼東鎮監軍御史身份,兼任薊遼督師府左參議,武進士王振遠為歸義王

《日月當空完整版txt下載》 第九十一章 昆都侖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