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閩浙總督 (第1/3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關驛站的問題議完以後,本來有很多想要提出來商議的事情,崇禎皇帝也沒有了興趣。大朝之上商議朝政,很多時候難免淪為口水仗。
崇禎皇帝讓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化淳,當眾宣讀了最近這段時間一些重要官員的任免,以及一些重要機構設定調整的聖旨,又讓閣臣兼禮部尚書徐光啟,當眾說了說崇禎元年恩科春闈的籌備情況,然後就計劃著擺駕文華殿,與內閣諸臣小範圍議定幾件大事。
崇禎皇帝正要示意曹化淳結束大朝的時候,忽然看見溫體仁從文臣班列之中走了出來,於是打消了退朝的念頭。只見溫體仁上前躬身行禮,然後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溫體仁這個人,後來被列入明史奸臣傳,但眼下還看不出來哪裡有奸臣的樣子,他之所以後來淪為奸臣,大體上可以說是明末黨爭惹的禍。
為了迎合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溫體仁投其所好,堅定地站在了朝中東林黨的對立面,效果當然很好,崇禎皇帝很快就將他超擢入閣。入閣之後的溫體仁,與當時的首輔周延儒不和,於是又想辦法扳倒了周延儒。然而成為首輔之後的他發現,沒有自己的黨羽,即使貴為首輔,也一樣是什麼事情都幹不成。
為了與東林黨人對抗,溫體仁不得不想辦法培植黨羽,但是他找來找去發現,除了之前被東林黨打倒的閹黨外圍大臣以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的盟友,於是他就開始想辦法為一些願意為他所用的前閹黨大臣進行平反,從此一步步走上了奸臣的不歸路。所有的事情,都有因果。倒是眼前,使得溫體仁最後淪為奸臣的那個因,還沒有出現。
溫體仁最近也很鬱悶,禮部尚書徐光啟資格老、聲望高,同時又深得皇帝信重,最無奈的是徐光啟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卻剛剛當上禮部尚書,看看如今這個樣子,一點也沒有想要致仕回家的意思。
再說,溫體仁作為禮部右侍郎,上面還有一個狀元翰林禮部左侍郎周延儒,若是不出意外,幾年之後即便等到了徐光啟致仕回家,禮部尚書的位置恐怕也是周延儒的,而他又比周延儒年長許多,所以按照正常情況,他認為,自己如果按部就班地在禮部熬資歷,在可預見的未來恐怕是沒有出頭之日了。所以過年休沐期間,溫體仁一直在琢磨皇帝的心思和自己的未來。
琢磨來琢磨去,還真給他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當今皇帝特別重視流民問題,不僅撥出皇莊安置,而且但凡巡撫陛辭,皇帝都要講到募民屯墾問題,甚至一再允許各地督撫從流民之中招募督標撫標,允其建功立業。
孫承宗之任直隸總督,袁崇煥之任三邊總督,袁可立之任漕運總督,等等皆是如此。而若將來自己想入閣,透過當上禮部尚書這個途徑實在太遙遠,而到地方當一任督撫卻要容易的多了。巡撫就不必去想了,自己貴為禮部右侍郎,雖與巡撫同級,但卻清貴多了。既然如此,目標就只能是總督。而要當上總督,就必須向皇帝表明自己有當總督的意圖和能力,而奏報閩浙等地的水災流民問題,就是一個很好的入手之處。
果然,溫體仁說完有本要奏,皇帝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說下去。溫體仁於是躬身說道:“陛下,臣鄉浙江,去歲七月至八月間龍門海嘯,海水上陸,風雨飈至,城鎮鄉村房倒屋塌、林木折斷,狂風暴雨,凡七晝夜。杭、嘉、湖、寧、紹、嚴七府災情嚴重,沿海居民及低窪近水之地,男女老幼淹沒漂流,總計十數萬,死傷慘重,有的一族三百餘口襁褓不留,有的一村數百餘家煙火俱絕。海塘盡潰,一片汪洋,米價騰貴,民不聊生。父老皆謂二百年來未有之慘劇。閩省災情雖不比浙江,但也相差不遠,臣請陛下遣一朝廷大臣,前往閩浙等地巡視,總覽賑災重建事宜。”說完躬身行禮。
這時,文臣列中又走出一人,正是新任不久的戶部尚書畢自嚴上前行禮說道:“陛下,去歲閩浙兩省水災,閩省巡撫熊文燦有報至,當時先帝不虞,隨後先帝駕崩、陛下即位,期間朝政紛亂,朝廷賑濟之事雖擱置不問,皆靠閩省自救。而浙江巡撫潘汝楨隱情不報,今已論為閹黨,抄家問斬。如今新任巡撫範景文剛剛到任,想來尚未及查實奏報。”
範景文此前從督察院僉都御史任上升任浙江巡撫,算起來,從陛辭結束到如今,也不過月餘,當然不能歸責於他。而同時任命的另一位巡撫張允登,從任上到京師,陛辭之後再從京師到鄖陽赴任,萬里迢迢,考慮到這個時代的道路狀況,估計如今還在路上。還有延綏巡撫孫傳庭,匆匆進京陛見,然後又匆匆離京赴任,來往一趟就得將近倆月,彼時交通之不便,可見一斑,若不賦予封疆
《日月當空完整版txt下載》 第八十一章 閩浙總督(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