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6部分 (第1/4頁)

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漲,從而銅錢兌換比例就從一千四五比一,變成了八百比一?

這就意味著白銀貶值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徐元佐知道白銀還將進一步貶值,直到英國人的忍不住用**換白銀。這是歷史大趨勢人,也是偷看來的標準答案。然而再深入分析一下,白銀卻似乎不應該會貶值這麼多。

首先,漢人的習慣是將白銀存在地下的銀窖裡。這樣大部分白銀都不會進入市場流通,當然也就不會造成通貨膨脹。

其次,歷史知識告訴徐元佐,大明的米價在崇禎國亂之前都是很穩定。雖然穩中帶升,但必須考慮到萬曆十五年之後南直、浙江兩省基本改種經濟作物,日用糧食全靠從湖廣“進口”。這也證明白銀增量起碼在萬曆年間並沒有造成通貨膨脹。

那麼,是銅價漲了麼?

徐元佐仔細想了想銅價上漲可能存在的因素。

首先,銅作為工業原料,在大明是基本不用考慮的。因為大明沒有工業可言。

其次是作為工藝品和日常用品,比如佛像、銅爐、銅鏡……隨著海貿擴大,這些東西應該會有一定的海外市場,但貿易量不能跟後世大工業時代相比,所以要說直接影響銀銅比價實在有些牽強。

除非也如宋朝時候,商人大量收購銅錢作為工藝品外銷,導致國內銅錢緊缺。

不過明朝的銅礦開採技術有了大幅度提升,國內又不像宋朝那樣依賴銅錢,甚至銅錢都不能作為合法貨比納稅,誰會套購銅錢去鑄造工藝品呢?

徐元佐腦中靈光一閃,猛然抓住了“納稅”兩字!

為了保證大明寶鈔的市場流通,朝廷先後有過“銀禁”和“錢禁”。當然朝廷沒有能力真正杜絕市面上的白銀、銅錢流通,而且他們本身也在鑄錢,所謂的“禁”就是“禁以此納稅”。

白銀從天順時期就在江南流通了,但納稅則要到嘉靖之後方才弛禁。雖然嘉靖朝以二火黃銅鑄造了錢幣史上第一批金背錢,但仍舊是禁止百姓用銅錢納稅的。

徐元佐想到這裡,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隆慶之後,必然有銅錢弛禁之令。朝廷肯定是同意用銅錢繳稅了!如果不是這樣的大利好訊息,以自然經濟的發展,錢幣價值很難上升一倍。

如今二火黃銅的價格是每斤八分銀子,錫每斤八分。按照弘治朝定下的規矩,每用銅一斤,配錫一到二兩,成錢重一錢二分。如此算來,一百五十文銅錢的物料成本是八分五厘銀子。

一千五百文也就是八錢五分白銀。如果足料足色,加上人工成本、冶煉損耗、運輸費用,那麼一兩白銀兌換一千四到五百文金背錢,基本是等價的。

徐元佐算完,心中暗道:沒想到朝廷竟然沒有在銅錢發行上賺錢!而一旦銅、錫價格上漲,管理成本增大,朝廷可能還要虧錢。

難怪朝廷沒有鑄錢的積極性呢!

朝廷不鑄錢,民間又離不開錢,私錢自然氾濫成災。私錢質量不好,質量差些的錢,含銅量可以低至兩分,朝廷當然不願意看到收上來的稅全都是鐵鉛雜錢。如此一來,也就只能禁錢了。

如果現在用白銀兌成銅錢,等到銅錢升值的時候,再用八百文一兩的價格回購白銀,這可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啊!

簡簡單單資產翻倍,還有沒有比這更爽的來錢法子了?

——這是一個簡單的政策投資,只是不知道朝廷留給我的時間還有多少。

徐元佐心中不由有些急迫的感覺,同時又在秘籍寶典上寫下了兩個字:私錢。

================

求推薦票,求各種支援~!

九十六章 隆慶三年來了

求一下推薦票,求大家各種支援~~~~!祝週末愉快!

=====================

到了天啟崇禎年間,天下私錢大多出自江南,形成了一條穩定的產業鏈,獲利常在百分之三百到四百之間。如今才是隆慶三年,距離井噴一樣的萬曆時代還有三年。距離野馬一般失去了控制的萬曆時代,還有十三年。

想想也是一眨眼的事啊!

徐元佐心中不免焦慮,但是看看外面,爆竹聲聲,就連除夕夜都沒過完呢!

真想早點放完假呀!

徐元佐略帶焦慮地起身,做了幾組俯臥撐,身上微微出汗,心情方才平緩了許多。

他突然發現自己上班之後果然分心了許多,四書五經背起來總有些應付考試

《大明金脈》 第4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