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卿定是教人騙了 (第1/2頁)
土豆地瓜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大明朝的財政問題,夏源多多少少也清楚一些,於是一顆定心丸遞過去,
“是國家出錢沒錯,但陛下放心,花不了多少銀子,這些學校不用太好,甚至都不用怎麼建,在當地找幾間大點的屋子也行,往裡頭放些桌椅板凳,作為學堂的教室。
然後派遣專人去這些學校任教,去給那些夷人或者他們的孩子授課,從無到有的予以教化。”
聽到不用怎麼花銀子,朱佑樘緊皺的眉頭瞬間舒展了大半,沉吟片刻,又道:“卿的設想倒是很好,可又有幾人願意去那等貧瘠偏遠之地施以教化,就算有那也是極少的。”
當然少。
但夏源知道有人願願不願意的不清楚,但這人絕對特別適合。
“所以就要朝廷出臺相應的政令,這等去偏遠地區施行教化的之事,就叫山村支教吧,這個學生在策論中提到過,顧名思義,就是去大山深處的村寨進行支援教育。”
“去進行支教的人,不需太高的學識功名,不用官員,不需進士,甚至舉人都不用。
一介秀才,一介童生便行,只要會識文斷字即可。而這些人,朝廷應當酌情給予些許的科舉優待。”
夏源發誓,這次不是上次那種東扯西扯一堆,其實是在掛羊頭賣狗肉。
這一次絕對沒摻雜任何目的,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優待。
這個時代,無人願意深入基層去進行正兒八經的教化,原因自然是條件過於艱苦。
但這種艱苦是相對的。
就像到了後世,支教地區相比起城市的生活,也要艱苦個十倍百倍,但為何能一直都源源不斷的有人去?
為了實現心中的抱負,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國家的鄉村教育,以此能讓那些山區裡的孩子能走出大山。
這樣的人絕對有。
但更多的是為了鍍金,將其作為自己的一個資歷,一個加分項,在考公或考教師時能予以加分。
說白了就是有利可圖。
“也不用去支教一輩子,定個年限,再劃個標準,比如支教的年數最少三年,滿三年者,科舉給與怎樣的優待,滿五年,十年者,又給予怎樣的優待,總之支教的時間越長,給與的優待力度越大。
防止有人去混日子,熬資歷,還要做一個考核標準,比如用其支教期間,那些夷人子弟有多少考上童生,或考上秀才為準。”
“當然,學生只是提一個思路,具體的方案還需陛下與朝中大臣商議。”
朱佑樘垂眸沉思一會兒,忽然笑了起來,“卿給朕的感覺不像是讀書人,倒像是浸淫商業的商賈生意人,凡事都在言利,但這個利又切實是讀書人想要的。”
讀書人大多天真,那些剛考上進士,還沒進入宦海沉浮的人也沒好到哪去,一個個論及教化無非就是靠理想,靠抱負。
但從未有人去言利,就連沉淪官海多年的官員也是如此,他們並非不懂利,反而比誰都懂,為國取公利,為自己謀私利。
只是這幫人恥於言利,羞於言利,就算真的要談及利益,也絕對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個正義凜然的藉口。
而此人,明明是讀書人,明明年歲不大,卻總是張口利益,閉口利益,不加任何掩飾,不會去像別的讀書人那般談理想,談抱負,談忠心。
任何想法,都先把讓他人心動的利益擺在明面上,而他最喜歡用來當做利益籌碼的東西,是國朝的科舉。
弘治皇帝到此時有種莫名的感覺,國朝的掄才大典,科舉取仕,在這貨的心裡恐怕一點都不神聖,一點都不重大。
這科舉在他心裡純粹就是為國牟利的東西,甚至充其量就是一根香甜的胡蘿蔔,用那股香味,來勾引那幫讀書人往坑裡跳。
但這樣的耿直之言,這樣的謀國之心,哪怕是跟商賈一般談及利益,卻也讓朱佑樘生不出惡感,反而頗有好感。
而這個所謂的支教之事
弘治皇帝不得不承認,這個策略是可行的,也一定能勾的那幫讀書人鑽到這個藩籬之中,來去對那些夷人施以教化,切切實實的教化。
只是,用科舉當做所謀之利,以此來施以教化之道,這是不是有些不大好?
可又真的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思來想去,朱佑樘只得吁了口氣,溫聲道:“卿一片謀國忠君之心,朕向來是知曉的,對於此議朕亦是頗為心動,這樣罷,容朕思慮幾日,屆時再與朝中諸卿商議一番,如此,再做定奪。”
《我家娘子萌萌噠txt下載》 第一百七十四章 卿定是教人騙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