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作,還招待南來北往的文藝界朋友,楊朔、呂熒等人便常住在他們家裡。羅烽隻身投軍山西臨汾,白朗獨自承受著一家老幼的生活和感情上的折磨;在文壇她不甘寂寞,以《西行散記》為題,發表了十幾篇記述她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文章,留下了時代的真實的影子。這些散文於1941年結集出版,1944年重慶商務印書館再版。
1938年夏,白朗和羅烽先後到達四川重慶,在上游的江津找了一間房子,住了三個月,蕭紅也曾在她家小住。在重慶,社會動盪,物價飛漲,生活是累人的,一家老小,生活更是苦上加苦。為了躲避幾十架、上百架日本飛機的空襲,他們不得不多次遷居。
1939年夏,白朗下了很大的決心,丟下母親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和羅烽、楊朔、宋之的、楊騷、葛一虹、方殷、袁勃等十四位作家參加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組織的“作家戰地訪問團”,周恩來親自推舉剛從英國回來的王禮錫任團長。她曾說:“我愛我的孩子,同時,我更愛那偉大的工作。”她渴望著轟轟烈烈的鬥爭!她和其他男同志一樣,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和男同志一起攀華山鐵索,登千尺幢,越百尺峽,跨軍馬馳騁在中條山和太行山上,慰勞抗日將士。祖國如花似錦的河山,人民偉大的鬥爭精神,都深深地激動著她,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又增加了幾分火熱。返回重慶後,在不安定的日子裡,白朗以日記體報告文學的形式,寫出了生動記錄這次難忘的作家訪問團的戰鬥生活的《我們十四個》,後由上海雜誌公司出版。1940年初,她創作的中篇小說《老夫妻》,作為作家戰地訪問團叢書,由中國文化服務社出版。這部小說,主要刻劃、描寫了自私、吝嗇的守財奴張老財的形象,在日寇姦淫燒殺、無惡不作的血的教訓下,他的愛國主義思想從愚昧中醒來,改變了原來的性格,積極支援抗日。張老財的轉變,反映了抗日鬥爭的一個側面。這部中篇的誕生是她這次戰地訪問的直接結果。這時期,白朗還創作了一些以東北淪陷為題材的《淪陷前後》、《輪下》、《憶故鄉》等短篇小說和文章。
1941年皖南事變後,反動派到處屠殺進步人士。在周恩來的關懷下,白朗以八路軍辦事處家屬的身分,同草明等人乘車赴延安,途中曾在川北、漢中等地屢遭國民黨軍隊的武裝攔截、檢查。稍後,羅烽化裝為榆林鄧寶珊軍部軍政人員同艾青、張什、嚴辰、速斐等人也到了延安。白朗在延安《解放日報》當副刊編輯,艾思奇為副刊主任,同陳企霞、林默涵一起工作。她曾在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工作一個時期,任理事;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在艾青主編的“文抗”延安分會機關刊物《穀雨》上發表描寫羅烽於1934年入獄後,她在獄外的遭遇及苦難生活的《獄外記》,還寫了一些其他的文章,如蕭紅在香港病逝後所寫的《遙祭蕭紅》等。
1943年,白朗入中央黨校三部學習一年多,在那裡參加了整風,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八·一五'舊本投降。白朗和羅烽於9月離延安奔赴東北故鄉開闢工作。一百四十多名的幹部大隊,沿著秋山和長城,行行上止,神出鬼沒地穿過許多封鎖線,整整走了三個月,在大雪紛飛的12月,這個東北支隊才到達遼寧阜新,準備進入瀋陽。但這時,國民黨中央軍已經佔領了瀋陽。於是東北支隊在西滿挑南一帶建立了吉江軍區,他們住在老百姓家裡,白朗負責軍區《前進報》副刊和”前進“文工團的建團工作,參加了東北的解放戰爭。那段生活過得艱苦而緊張。當時政治上匪十分猖狂,經常在後方騷擾、打黑槍,前方的仗打得更激烈。
1946年,白朗來到第二故鄉哈爾濱,被選為哈爾濱臨時參議會參議員、擔任《東北日報》副刊部長、《東北文藝》月刊副主編、東北文藝家協會出版部副部長、東北作家協會輪執主席。在人手極少的情況下,開拓著解放區的文藝工作,為其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間,她曾深入農村,參加土改。這段生活,後來她寫成六個短篇小說,輯為《牛四的故事》,於1949年由香港新中國書局出版。她在《前記》裡說:“這些作品的產生,是由自己開始進入農村,……與農民接觸,向農民學習的結果。從而認識了自己,改進了自己,同時呢,也正是改變創作風格的開端,這是與過去作品完全不同的地方。”這個集子描寫了東北解放前農民在黑暗制度統治下所受的折磨和苦難,也描寫了農民分得土地的歡樂。故事都是普通的故事,但都有其生活的典型性。在白朗看來,這本極為通俗的集子表現了她新的藝術思想,創作又
《二十世紀中國現代女作家》 第5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