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6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哥按月來交膳宿費,茹誌鵑只管在補習學校學習。歲月在不知不覺中逝去了,她覺察到三哥的神情一次比一次愁苦,她不願意哥哥被自己拖累,便決定離開補習學校,另找出路。這時,由一位信奉基督的同學介紹,進了一所由美國女信徒在中國開辦的聖經學校,住宿免費,收少量飯費。這裡較之孤兒院自由多了,可以外出,並允許親人來訪,每天還能吃到一頓乾飯。生活上得到了小小的滿足,但精神上仍然感到束縛和壓抑。凡是來這裡學習的人,不問你是否相信上帝,主課讀的都是《聖經》,每天都要枯燥無味的背誦。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那位女主人回美國去了。不久,這所學校也隨之解散。茹誌鵑在走投無路的困境中,只好忍氣吞聲地回到姨母家暫住。這一次回去跟過去不同,年齡大了,閱歷廣了,想的問題也比過去深多了。她一面感到中國無望,一面感到個人前途的渺茫,加以環境的不如意,她在痛苦和絕望中煎熬,曾想服毒自殺,了結自己不幸的一生,但因安眠藥價昂貴,才免於一死。

不久,三哥應姨母家人之召赴內地,便將妹妹和四弟一起帶往浙江去找大哥。經大哥的一位朋友輾轉介紹,兄妹二人作為淪陷區學生免費插入天目山武康中學三年級。這對於一個斷斷續續只讀過三年半書的人來說,真是如攀天梯。為了拿到一紙文憑,她咬緊牙關,拼命苦讀。一年以後,以語文尚好,數理化相當糟的成績勉強畢業了。在武康中學讀書時,她涉獵了不少現代文學作品,特別傾慕女作家廬隱及其作品,自己悲苦的身世和作品中悽惋感傷的調子有著強烈的共鳴。廬隱及其作品那種女性的細膩和捕捉生活的獨特角度,對她以後的創作都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茹誌鵑從武康中學畢業時,四哥早已回到上海。她把那張來得不易的文憑縫在衣服裡,去追趕四哥。回到上海,暫住在四哥的女朋友家裡,經其父親介紹,到一傢俬立小學任教。

四、磨筆尖的《生活》

舊中國教師的地位低下,生活待遇微薄。茹誌鵑任教的學校亦不例外,每天供一頓中午飯,而每月的工資是無法維持早晚飯的,再由校長介紹去做一兩個孩子的家庭教師。每天從早忙到晚,只能勉強圖個溫飽。艱辛的生活,不時地撞擊著她的創作神經,憤懣和不平充塞在她的胸中,散文《生活》便是她當時思緒的自然外溢。文章寫好後,便寄給《申報》,出乎意料地竟在1943年11月22日的《申報·白茅》副刊上登載出來了。

《生活》是一篇速寫,全文只有八百多字。作品描寫了一個女大學生畢業後沒有工作,看到了一張招聘廣告,就去應試,實際上人家聘用的是供人玩弄的“花瓶”。應試回來後,悲憤欲絕,一氣之下,便把畢業文憑撕掉了。

這是茹誌鵑創作上一次小小的試筆,已初步顯露了她的創作才能,孕育了她創作風格的雛形。文章現實性強,內容清新,氣氛濃郁。採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反映了知識分子生活的苦難和社會的黑暗與醜惡。文章結束時,採用比興和象徵手法,將撕成碎片的畢業文憑變成數十隻小小的白蝴蝶,在空中高傲地飛著,以增強藝術效果。

文章刊載後,她已離開上海到另一個天地去了,所以作家一直未把這篇速寫包括在自己的創作中。近年來,從事文學研究的人把這篇文章從舊報紙堆中“翻”出來了,並且喚起了茹誌鵑的回憶。這篇作品可以算作她磨筆尖最早的一篇了。

五、從此有了“家”

從孩提時代起,茹誌鵑的家就四分五裂了。家,對她來說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如果說有,也只能算作是一個夏不遮雨,冬不避寒的“窩”。為了構築一個舒適安樂的家,她作過多少夢,付出過多少心血和代價啊!

1943年冬,茹誌鵑已滿十八週歲,生活和工作都還沒有著落,她沮喪而頹唐。一天,突然接到大哥寄來的信和錢,叫她隨哥哥們一道去蘇中解放區。當時她對革命並無深刻的認識,對那裡的生活更一無所知,只是覺得到了那裡可以兄妹團圓,可以建立一個較為安定的家——她沉浸在歡樂和幸福之中。“涼亭雖好,並非久留之地”,以前住在別人家裡,常有寄人籬下之感,心情鬱鬱寡歡。接到哥哥的信後,她的心如同長上了翅膀,焦急地等待飛翔。她儘快結束了一個學期的教書生活,隨同二哥、四哥及其愛人到了蘇中解放區鹽墾中學。名為中學,實為中轉站,茹誌鵑的大哥並不在此。他們在鹽墾中學迎接1944年元旦,後被分配到蘇中二分割槽宣教科臨時演出隊。從此,她有了自己的家——一個充滿了真誠、友愛、溫暖如春的

《二十世紀女作家丁玲》 第9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