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買車 (第1/2頁)
花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年市政府為了提升首都形象,欲將計程車進行整頓,首先要淘汰那些,行駛在街頭的麵包車,所以麵包車將退出計程車的行列,也因此引起了許多民眾的擔心,那小轎車倒是好看,若是想裝個電視機洗衣機啥的怎麼辦?而為了迎合市民的心理,於是便有好多貨運公司將麵包車改頭換面,以貨運的形式進行出租,而正此計程車更新換代之空隙,此項業務是否會被市政府承認還不得而知,反正暫時還沒有明文規定,所以合不合法還在兩說之間,但那些奸商們為了掙錢,必然要抓住這個風口大撈一把,於是他們便大力宣傳說,想開出租的朋友們,只要有駕駛證就可以前來報名,且不受年齡戶口之限制,在他們的大力宣揚下,許多人都躍躍欲試了。
因北京市的正規計程車,必須具有北京當地戶口,還必須要具備三證才有資格駕駛,而此貨運出租即無需那些繁瑣的手續證件,又聽人們說,的哥收入如何之高,而恰在此時,小史我們倆的駕駛證也過了實習期,即可成為正式司機駕車上路了,得知此訊息我們也十分高興,於是便在強烈膨脹虛榮心的驅使下,做了買車的決定。
九八年三月八號的婦女節那天,小史我們倆在北京泛達貨運搬家公司的忽悠下,各自懷揣著夢想,喜提了一輛昌河牌面包車。在當年單車三萬多塊錢的情況下,被那貨運公司包裝後,再收取所謂的管理費,我們每人掏了五萬多塊錢,才將車開了回來。
而當年像這種貨運公司北京比比皆是,上當的人那就是不計其數了,我們這個小公司總共四十九輛車,即四十九個人買,有四十七位都是北京當地人,只有小史我們倆是外地人。而後來聽說某幾個大的公司有幾千人都買了這種車上了當,但他們基本上都是北京當地的人,而那時候北京對於車輛的限制還沒有放開,像我們外地人在北京買車,還上不了北京的牌照,只能以公司的名義買車才能上牌子,就是說,我們花了好幾萬塊錢買的車,只有使用權,而車的戶口還掛靠在那個貨運搬家公司,法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車還不是自己的,但當時我們什麼也不懂,頭腦一熱,想著反正花了錢買了東西,那這東西肯定就是自己的,天經地義的事,哪能想到中間還有這些搞不懂猜不透的貓膩。
由於離開駕校一年多都沒有摸過車,所以那天提車的時候,小史請了他的表姐夫前去幫他開車,而我沒請任何人便壯著膽子去了,所以那天也鬧了個笑話。
當我們同一個公司,幾十輛車從停車場裡取出來之後,去排隊加油,我便將手殺拉了起來,可是當驅車前行時怎麼再也放不下去了,加油站的入口堵了一大趟子車,後邊的人催促的按著喇叭,大冬天的只急的我滿頭大汗,想了好長時間,才憶起在駕校時,教練曾經說過,拉緊手剎後要想往下按是按不動的,必須輕輕往上提一下才能再落下去。就在我著急的時候,那些車早已從我身旁繞過,當我松下手剎加完油時,那幾十輛車早已不見蹤跡。
也是久不摸車,一陣新鮮感,提車之前我便與小史商量好了,咱們車一到手就圍著北京三環路繞上一圈再回家。於是那日上午,全程四十八公里的北京三環路,我開了一個多小時才繞完一圈,剛回到家門口,便見梅與鐵青著臉的史在爭論著什麼,我一下車,小史便紅著臉很不好意思的苦笑著跟我說,哥們兒,咱們是不是不應該買這車呀,怎麼剛回來我倒車的時候就碰到了送煤的三輪車上了,你看這觸了黴(煤),不像是一個好的兆頭啊?我只當是個玩笑,哪知一語成讖,買了這車後,真的是又費工夫又賠錢。
當初買車時,公司一年收了一萬多塊錢的管理費,承諾給我們辦營運證,說可以讓我們如正規計程車一樣合法營運,可當我們上街攬客時,卻被政府執法部門視為拉黑活的車進行處理,方知上當,於是便要求公司退車退款,可是那些黑心的老闆們,好不容易將錢掙到手了,怎麼會輕易退呢,所以找來找去幾經協商都未果,眾人只好聯合起來將公司起訴到法院。
誰知我們又找法院又請律師的,光律師費就花了好幾千塊,官司倒是打贏了,可是想要拿回錢來比登天還難,無論我們怎麼著急催促對方就是不理不睬。沒有辦法我們又找到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甚至還聯合了成百上千輛車堵上了北京電視臺的大門,要求給上上新聞曝光一下,電視臺的領匯出來一瞭解情況,便跟我們說,他們也沒有辦法,更沒有義務來幫我們,我們這樣圍堵電視臺的大門是違法的,已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工作,完全可以報警抓我們,但出於對我們的同情,所以才好言相勸,希望我們趕緊離去。沒有辦法,我們只好悻悻而去,
《清淺流年時光有增無減》 第198章 買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