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威武大將軍”自信滿滿,準備和蒙古人展開一戰了。
一場激戰下來,戰果如何,眾說紛紜。由於皇帝出關與蒙古人交戰,身邊沒有帶一個大臣,所以滿朝文武官員沒人肯承認皇上御駕親征的勝利。根據《明武宗實錄》的記載:在這次戰役裡只打死了16名韃靼軍人,而明朝卻傷亡了600多名士兵。而且,戰鬥中“乘輿幾陷”,武宗差點跟英宗皇帝一樣被抓了去,所以這樣的戰果根本不值得宣揚。
但皇帝本人並不這麼想,他自己感到大獲全勝,不虛此行,便興致勃勃地準備班師回朝。在回朝前夕,武宗下了一個別出心裁的旨意:命宦官將各種綢緞遍賞百官,要求他們馬上製成新的朝服,穿來接駕,還親自設計了帽子的式樣,發下去讓他們照著做來戴上。於是到了皇帝大駕歸來那天,朝廷百官身著亂七八糟之服,頭戴稀奇古怪之帽,齊聚德勝門外迎接。遠遠望去,倒也五彩斑斕,花團錦簇,像極了一班雜耍隊伍。在迎駕的十里綵棚中,照例應該樹有歌頌勝利的標語布幔。但明武宗有旨:得勝回朝的是“威武大將軍朱壽”,不是大明皇帝朱厚照,所以上面不得出現和皇帝有關的字眼。大臣沒法,就只好寫上歡迎威武大將軍這樣的字樣,於是下款誰也不敢對一個破將軍稱臣,顯得不倫不類,說不出的彆扭。
偏偏天公還不作美,那一天天氣突變,雨雪交加,百官鵠立到了傍晚,皇帝才穿著盔甲,帶著佩劍,在火把交映中出現。他迫不及待地跟閣老們吹牛:“朕還親手砍了一個韃靼兵呢。”估計那些大臣們哭的心都有了,卻也只能頓首稱讚,恭維皇帝聖明。皇帝虛榮心得到滿足,飲過首輔楊廷和遞來的一杯酒,就徑直馳回豹房休息。而那些大臣們則在風雨泥濘中亂成一團,個個狼狽不堪。明武宗終於報了上次不讓自己出去的一箭之仇。
雖說大臣們對皇帝的戰績並不看好,但前方官兵的圍困卻因此而解,而且終明武宗一朝,蒙古再也沒有進犯過。這麼看來,不論傷亡如何,這位皇帝倒的確取得了戰略上的成功。看來“威武大將軍”沒有白進行軍事訓練,還是很稱職的。功成自然要賞,於是武宗下旨:加封威武大將軍朱壽為鎮國公。並決定第二年繼續巡邊。
大臣們這回可不幹了。對於皇帝的命令,四位內閣大學士都不肯接受。其中有一位還匍匐在地,淚流滿面,說是寧可任憑皇上賜死,也不能做這種不忠不義的事情。兩位大學士提出質問:陛下放著皇帝不做,卻自我降級當什麼鎮國公,如果追封三代,豈非要使先皇三代同樣地降級。而首輔楊廷和憤激之餘,在奏摺中嚴厲抗議:所謂威武大將軍朱壽究竟是何人,請開列他的履歷;如果不能解釋清楚,就是偽造聖旨,依法當處死刑。對大學士的抗議,武宗仍舊是置之不理。正德十三年(1518年)七月九日黎明,他故伎重演,溜出北京,混過居庸關,又到宣府去也。隨即,武宗帶領軍隊一萬七千人,開始了他的巡邊之行。
但這次也許是蒙古人懾於皇帝天威,一直避免接觸,皇帝轉了大半天還找不到敵人,不免有點興味索然。但好不容易跑出來了,哪裡捨得就這麼回去,於是便在宣府的“鎮國公府”裡住了下來,和寵臣江彬一起換上便裝,化裝成平民在宣府遊玩,參加這裡各種娛樂活動和集市。皇帝跑到宣府來的一大動機就是這裡的美人,現在自然不會放過。江彬本是宣府人,就盡地主之誼,給他到處蒐羅美女一時間弄得雞飛狗跳,家家關門閉戶。不過對於武宗來說,這樣還不夠刺激,他還經常微服夜行,遇到高門大戶就闖進去,索要酒食,搜掠婦女。那個京劇《游龍戲鳳》,說的就是他在宣府的這段風流經歷。皇帝在宣府,既有層出不窮的玩樂,又有數不勝數的美人,耳朵邊還少了那些道德通天的大臣們的聒噪,真是心花怒放,高興地把“鎮國公府”叫作自己的“家裡”。不過欣賞夠了北地風光,皇帝又開始對風景秀麗的南方感起了興趣。於是,從西北迴來後,他就開始醞釀南巡。
一生玩鬧累死“豹房”(1)
“威武大將軍朱壽”去了兩回宣府,已經把朝中大臣們折騰得暈頭轉向,面臨崩潰了。現在他又要到南方,大臣們就更是五雷轟頂,於是想盡各種辦法,說什麼也不讓他去。先是大學士楊廷和率領高階官員出來反對,把所有能想的到理由都想到了,什麼不合祖制啊,江南災荒啊,塞北的蒙古人又要來啊之類,總之萬萬去不得。接著,科道言官們發動了政治請願,集體跪在皇宮門要求皇帝停止南巡。之後,在京官員又徵集到一百六十餘人聯名上疏,其中頗有難聽的話語,指著鼻子罵皇帝是孟子所說的“殘賊之君”,還
《皇帝也風流電影未刪減線上觀看》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