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魁星論秦(下) (第1/2頁)
張艇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幾乎每次下午放學後都去拜訪陳老先生,聽他口中複述那些戰國往事,他的言語之間彷彿將我又帶回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當然,我在他身上也花了不少錢。王璐瑤自從看了我不斷完善的《白起傳:人屠傳說》之後,逐漸也迷上了我畫筆下那些血雨腥風的戰爭場面和戰國武士的鐵血人生。
在創作《白起傳:伊闕之戰》的過程中,王璐瑤帶著我去了很多書店和展館,她顯然都比我要焦灼。某日她看到我臉色蠟黃的樣子,顯得頗為擔心。
我長吁一口氣說:“我感覺自己要江郎才盡了”
王璐瑤堅定地望著我,眼神就像湖水一般:“葛羽,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就算所有人都否定你,我都會一直站在你身邊”
我疲憊地點了點頭,其實自己幾斤幾兩我清楚得很。
不久,王璐瑤說要給我一個驚喜,我問她啥驚喜?她說是她有個遠房表姐在西北師範大學那邊讀考古專業的研究生,還在國外帶過一年半的時間,她們學校舉辦了一個考古類的主題展覽。那位表姐給了王璐瑤幾張門票,王璐瑤問我想不想去?
這樣的好機會我當然是求之不得了,想也沒想便從王璐瑤手中奪過了那兩張門票。
那個秋日的週末,我再次乘坐長途汽車趕往蘭州,與往次不同的是,這次是王璐瑤陪著我一起奔赴lz市。我們倆要去參觀xb師範大學和g省博物館舉辦的那個商周至先秦時期考古成果的主題展覽,並以“黿”文化作為重頭戲。
爺爺的手稿中有關於宋康王“玉玄黿鈴”的傳說,但究竟“宋康王玉玄黿鈴”中那個“黿”到底是什麼玩意兒,我則是一頭霧水。
自從《白起傳:伊闕之戰》漫畫的創作接近收尾,我一直尋思接下來著手創作《蘇秦傳》的計劃,而其中這位神秘的宋康王則在蘇秦臥底齊國時期佔佔據不少篇幅。
王璐瑤口中的這個展覽對我而言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於是我約好了王璐瑤,大清早我倆風塵僕僕地就趕去lz市。
我們來到那座著名的g省博物館。進入大廳以後,看到偌大的展館和遊廊間觀眾寥寥無幾,大家似乎並不對這種商周時代的文化感興趣。展廳被隔斷分成不同的區域,牆壁兩側擺放著玻璃櫥櫃,裡面放置著很多出土的青銅器、陶俑和玉器。
展櫃的大玻璃幾乎有一堵牆那麼高,上面貼著展品的具體資訊,但是由於人太少,也沒有什麼解說員,所以很多東西還是晦澀難懂。但是對於我個人而言,這是個絕佳的觀摩機會。
在來之前我就已經在揹包裡裝好了爺爺的繪本手記和我的繪圖本,於是打算今天一整天就泡在展館內把想要描摹和了解的東西全部都搞定。
宣傳海報上說是商周時期的主題展,但是裡面的展品有相當一部分遠早於商代,都何以追溯到龍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階段,年代過於久遠,很多文物看上去就腐朽嚴重,彩繪紋飾也都落盡,從我的審美角度而言有些過於古拙質樸了,不太欣賞得來。我比較感興趣的還是商周時代的青銅器。
我和王璐瑤漫無目的地走向展廳深處,沿著蜿蜒曲折的廊道走到展館的中後部位即是商周時代的青銅器展廳。
雖然在海報上號稱是以“黿”文化為亮點,但是其中展出的文物確實紛繁複雜,五花八門。這部分展廳是分為不同主題的,有以動物為主題,例如龍虎龜蛇等圖騰元素分門別類地展出,也有以器形和材質分類的,例如青銅器、玉器或骨器、漆器等,內容還挺包羅永珍的。
我來到展廳一角,展板上赫然提到此處正是關於“黿”相關的文物遺蹟。放眼望去,這裡連成排的櫥窗裡放著的都是類似龜圖騰的千奇百怪的東西。我看到角落的牌子上寫著這類圖騰形似龜但並不是龜,正是“宋康王玉玄黿鈴”中那個神秘的“黿”。
我簡要地觀看了介紹,黿貌似是一種更加神話了的龜,是商周氏族圖騰中比較重要的一類元素,在我看來其基本形象就是龜。展廳的櫥窗內有很多黿形的器物,有商代的黿形青銅盤和黿形鴞卣,也有西周時代的貌似花龜一般的玉黿。
我看到展櫃旁側的展板上有一些解釋,黿在自然界中還真的確有其物,為鱉科黿屬動物,其實就是一種大型鱉。黿已經瀕臨滅絕比較珍稀,常見的分為花背黿和褐黿。黿經常棲息於江河、湖泊中,河水溫度過高或過低時黿均鑽進泥沙中休眠,喜靜怕驚,喜陽怕風。
在爺爺的手稿記載中,黿在距今八千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中就已出現,《錄異記·異龍》曾記載“黿
《此生無望 巡迴演出》 第十一節 魁星論秦(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