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八零章 上墳與挖墳 (第1/1頁)

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父可敵國正文卷第二八零章上墳與挖墳金濤被臨時任命為接待使,這段時間專門陪同天朝的使者。 聽了蔡千戶的要求,他吃驚道:“哪有下午上墳的,還是明天吧?” “我們大明就是下午上墳。”蔡斌卻不容商量道:“黃公公是皇上派駐大明的使者,現在他不幸去世,若不去弔唁一番,我們睡覺都不安生。” “唉,好吧。”遇上如此霸道的上差,金濤也只能照辦了。 ~~ 馬車一安排好,大明的使者立即出發。 路上,哥幾個再次盤問金濤,黃公公的死因。 “這個下官不太清楚,只知道黃內侍是去年秋裡突然自縊的,後來聽說他死前就胡言亂語,哭笑無常,恐系得了腦疾,瘋癲所致。”金濤字斟句酌的答道。 “傳仵作看過了嗎?”朱棣沉聲問道。 “天朝上差在鄙國吊死,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不叫仵作驗屍呢。”金濤道:“是驗屍沒發現有人加害的痕跡,我朝才下葬的。” “既然已經派人報喪,為什麼不把他的靈柩一併送回?”老三盯著金濤的眼睛問道。 “哦,這好像是遵從黃內侍自己的遺願。”金濤咽口唾沫道:“聽說他幾次向李院君表達過,想死後葬在本國,不回大明瞭。我們自然要尊重他的意願了。” “這樣啊。”老三點點頭,跟老六交換個眼神。 這廝顯然在胡扯,因為事實恰恰相反。太子告訴過老六,黃公公每次上奏,都會說自己年邁體衰,思念故土,乞求恩准歸國。 怎麼到了這金濤口中,卻成了黃內侍不願回國了呢? 到底該信誰?哥幾個自然是信大哥了…… ~~ 高麗不光飯菜量少,建築也矮矮的,城池自然也大不到哪裡去。 至於耽羅那種高大的衙門,比高麗王宮都氣派,那是因為建造它們的是元朝派去的工匠。 開京城是高麗人自己建造的,自然處處透著小家子氣。 盞茶功夫,一行人便抵達了開京城北部梨井裡的興國寺。 高麗人篤信佛教,不過興國寺是王家寺院,老百姓無法拜祭,所以還算清淨。 金濤向主持道明來意,興國寺的主持便親自帶天朝使者來到後院的碑林中。 松柏掩映之下,一座偌大的墳塋靜靜立在那裡的,墳前豎著一塊墓碑,上書‘大明使者黃內侍之墓’。 蔡斌和林密親手擺好祭品,點上香燭,一絲不苟的拜祭了這位素未謀面的黃公公。 朱楨哥幾個肅立在兩位使者身後,也向黃太監致以哀悼。此刻哥幾個才真切體會到,使者與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絡。 生死榮辱,事關國體。 弔唁完畢後,蔡斌和林密緩緩起身。 金濤剛想說,咱們回去吧?天快黑了。 卻聽前者說出一句,讓他心驚肉跳的話來。 “黃公公,我們帶你回家。” “什麼?”金濤愣在那裡。 “本官說,我們要帶黃公公回家。”蔡斌重複一遍,說著一揮手。 老二便領著幾個羽林衛,亮出從迎賓館帶來的頭,圍上了長滿枯草的墳塋。 顯然是有備而來。 金濤忙張臂攔住道:“上使,這是幹什麼?人已經入土為安,怎麼能雜挖墳,驚擾逝者呢?” “太子殿下的旨意,是帶黃公公回國。我們自然要把他的棺槨帶回迎賓館,等返程時接回國內安葬了。”林密沉聲道:“金舍人,太子殿下的旨意,同樣不可以違抗的。” “是是,我知道。”金濤是去過大明的,自然知道那位太子殿下,是古往今來最有權力的太子。可那也不能讓他們把墳挖開啊。 “至少等一等,等下官請示了都堂再說吧?!” “請示個屁!”蔡千戶隨手把他一扒拉,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道:“黃公公生是我天朝的人,死是我天朝的鬼,自然有我大明來管。憑什麼要向你們的朝廷請示?挖!” 金濤手無縛雞之力,被赳赳武夫一扒拉,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睜睜看著那幫天朝的高大士兵三下五除二將墳頭刨開,又往下挖了一段,終於露出一具上好的紅木棺材來。 “起棺時當心點。”蔡斌叮囑手下官兵道:“動作要穩要輕,不可再讓黃公公受到傷害了。” “是。”士兵們應一聲,一點點去掉棺材上的浮土,然後下去繩索,喊著號子,將那沉重的棺材緩緩抬了上來…… ~~ 高麗王宮壽昌宮西側,有一座還算氣派的衙門。 門前大坪一里見方,大坪上立著高高的旗杆,上懸一面藍色大旗,旗上一行金字分外醒目——‘都評議使司’! 都評議使司就是都堂,總攬高麗一切文武政務的權力中樞。 氣派的都堂議事廳內,擺著一張長長的長條桌。 長條桌左右,各擺著一排交椅。起先,只有高麗門下省、中樞院、三司的長官,有資格坐在這裡。 後來隨著都堂權力不斷膨脹,參與合坐的人員也不斷擴充,但依然不過二十把交椅。依然只有高麗最頂層的文武重臣,才有資格佔據這裡的一把交椅。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父可敵國三戒大師新筆趣閣》 第二八零章 上墳與挖墳(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