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0章 從牧牛村民到遊說使者,甯戚如何反轉宋國命運? (第1/2頁)

小衛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儀式結束後,王子成父和其他人都非常不滿意,他們來到了桓公的面前,想要劫持莊公,向他報復曹沫的侮辱。桓公說:“我已經答應了曹沫的請求!即使是普通百姓的約定,也不能失信,更何況是君主之間的呢?”於是眾人放棄了劫持的念頭。第二天,桓公在公館再次設宴,與莊公暢飲告別。他立即命令南鄙的邑宰,將原來侵佔的汶陽田地全部交還給魯國。古人曾評論說,重要的盟約可以被違反,但桓公並沒有欺騙;曹沫曾給他帶來羞辱,但桓公並沒有怨恨,這就是他為什麼能夠使諸侯信服、稱霸天下的原因。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巍巍霸氣吞東魯,尺劍如何能用武?要將信義服群雄,不吝汶陽一片土。”還有一首詩單獨講述了曹沫劫持齊桓公的事情,這也成為了後世俠客之祖的典故。詩中說道:“森森戈甲擁如潮,仗劍登壇意氣豪。三敗羞顏一日洗,千秋俠客首稱曹。” 各諸侯國聽說了齊桓公信守盟約的事情,都佩服他的誠信。於是,衛國和曹國都派人前來道歉並請求結盟。齊桓公約定在攻打宋國之後,再與他們舉行會盟。接著,他又派使者前往周朝,向周王報告宋公不聽從王命,不來參加會盟的事情,請求周王派兵一同前去問罪。周厘王派大夫單蔑帶領軍隊,與齊國一起攻打宋國。間諜報告說陳國和曹國也派兵參戰,願意擔任前鋒。齊桓公讓管仲先率領一部分軍隊,前去與陳國和曹國會合,自己則率領隰朋、王子成父、東郭牙等人,統領主力大軍隨後前進,最終在商丘與齊軍會合。這時候是周厘王二年的春天。 話說管仲有一個寵愛的小妾,名叫婧,她是鍾離人,既聰明又有才學。齊桓公非常好色,每次出門都會帶著他的姬妾。管仲也帶著婧一同出行。有一天,管仲的軍隊出征,行進了三十多里後,到達了峱山。在那裡,他們看到了一個穿著簡陋的農夫,他正在山下放牛。這個農夫戴著破舊的草笠,赤著腳,一邊敲著牛角,一邊唱歌。管仲在車上看到這個人並不平凡,於是派人拿去酒菜慰勞他。農夫吃完酒後說:“我想見一見你們的相國管仲父。”使者回答:“相國的車已經過去了。”農夫說:“我有一句話,希望你能幫我傳給相國:‘浩浩乎白水!’”使者趕緊追上管仲的車,把這句話告訴了他。管仲聽了這話感到很困惑,不明白農夫的意思,於是詢問他的妾婧。妾婧回答說:“我聽說古時候有一首《白水》的詩,其中寫道:‘浩浩白水,鯈鯈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這個人可能是想謀求一個職位。”管仲立刻命令停車,派人去召那個農夫。農夫把牛託付給村民照顧,然後跟著使者來見管仲。他向管仲行了一個長揖禮,但沒有跪拜。管仲問他的姓名,他回答說:“我是衛國的一個農夫,姓寧,名戚。我仰慕您的賢德,尊重您對待賢士的禮節,所以不辭辛苦地來到這裡。因為沒有途徑自薦,所以我在村裡幫人放牛。”管仲問他的學問,甯戚卻能滔滔不絕地回答得非常流利。管仲感嘆道:“像你這樣的豪傑卻被埋沒在泥濘之中,沒有機會展現才華,如何能夠顯露自己的才能呢?我的大軍就在後面,很快就要經過這裡了。我將寫一封書信,你拿著去見我的主君,一定會被他看重的。”於是,管仲立即寫下了一封信,交給甯戚,然後他們各自離開。甯戚繼續在峱山下放牛。 齊桓公的大軍三天後才到達,甯戚依然穿著簡陋的衣服,戴著破舊的草帽,赤腳站在路邊,毫不畏懼。當齊桓公的馬車靠近時,甯戚就敲著牛角唱歌說:“南山燦,白石爛,中有鯉魚長尺半。生不逢堯與舜禪,短褐單衣才至骭。從昏飯牛至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 齊桓公聽到這事覺得很奇怪,就讓隨從把甯戚帶到車前,詢問他的姓名和住處。甯戚老實回答說:“我叫甯戚。”齊桓公說:“你是個放牛的,怎麼敢諷刺時政?”甯戚回答說:“我是個小人物,怎麼敢諷刺呢?”齊桓公說:“現在天子在上,我率領諸侯臣服於下,百姓安居樂業,草木欣欣向榮,這樣的太平盛世就像舜堯的時代一樣,沒有什麼能超過的了。你說‘沒有遇見堯舜’,又說‘長夜難明’,這不是諷刺時政又是什麼呢?”甯戚說:“我雖然是個鄉下人,沒有見過先王的政治。但我曾聽說過堯舜的時代,十天一場風,五天一場雨,百姓耕田吃飯,挖井喝水,這就是所謂的‘沒有智慧,沒有見識,只順從天意’。現在正值法紀不振,教育無效的時代,卻說這是堯舜般的太平盛世,這真是我等小人所不能理解的。又聽說堯舜的時代,官吏端正,諸侯順服,驅逐四凶,天下安寧,不用言語就能取信於人,不用發怒就能讓人敬畏。但現在您一舉措就使得宋國背棄盟約,再一舉措就使得魯國劫持盟會,不停地用兵,百姓勞苦,國家財力耗盡,卻說‘百姓安居樂

《通史演義086》 第40章 從牧牛村民到遊說使者,甯戚如何反轉宋國命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