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護航下,效果是有口皆碑。
因此這些廣大的農業人口實際上並非古代或者後世的中國普遍意義上的農民,被固定在一畝三分地上數輩子不能翻身行動,碰上災患年代便要死要活都由不得自己,碰上豐年了。卻又架不住黑心糧商惡意壓低糧價。讓他們豐年不豐,一代代地貧窮下去。
他們都變成了合同工人。儘管是從事於農業地,那也是農業產業工人。凡是壯勞力能幹活的,最聰明伶俐地那些被拉出去當成了基礎工人培養,然後作為各工廠礦場的技術工人來脫離農業生產,成為工人隊伍的主力,更佼佼者則選拔為後備幹部培養,不斷的在嚴密的培訓系統中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和提高,一步步照著人生的越來越寬的道路走下去;身強力壯腦子不大好使的那些被拉出去當了基礎建設工人,也就是後世常見的“農民工”。這些半脫產的人成了城鄉之間主要的流動人口,但仍在龐大的美華集團組織之下形成無數支工作隊,遍佈各處揮灑自己的汗水辛勞,將通大道修起,將高樓大廈壘砌,將齊魯故地舊貌換新顏,他們居功至偉。
在剩下能幹活的女子,此時也被組織起來進行各種工藝民加工和輕勞動量的工業生產,她們不必關心做出來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去,因為只要她們按照培訓規程和驗收標準做出來合格的產品,就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工錢。不用離鄉背井,不用拋頭面,在照顧老人孩子至於還能賺取足可養活自己和家人的餘財,這是天大的好事。這些女人便成了規模龐大的計件工。
而孩子們也不再四處撒野無人管束,美華集團會和齊魯商會在1926年開始的齊魯教育擴大行動幾乎將他們涵蓋了進來,在這一方面喜好名聲的張宗昌也插了一槓子,難得的從口袋中撥出來一點資金支援鼓勵這樣的行動,雖然是杯水車薪,但大的風氣卻是被鼓動起來了,畢竟任何年代趨炎附勢者都從出不窮,他們自然也要跟著張大人做作樣子裝裝門面。不管多少,總之孩童們是受了惠了。
底下繼續求票!苦求啊!
第一百二十五章 民族自信心
蒙童教育是比較簡單的,鄉間各處的破廟、祠堂便成了教學場所,另有些開明紳士和地主家裡也將廣闊的宅院清掃出一塊來,供他們使用,畢竟是惠而不費博取名聲的義舉,只要不是腦子壞掉了,都知道這是行善積德的好事,搶著做還來不及呢。這可不是從前了,在陳曉奇數年間不斷的透過廣播和報紙大力宣傳詳細講述乃至很多人獻身說法之下,這些頑固守舊的地主們也都明白大勢不可阻擋,不想被滾滾洪流淹死的,最好就積極參與進來。
蒙童教育所需的教員,除了遍佈各處的掃盲班之外,廣大的村學先生也被組織起來,經過簡單培訓之後投入到更新換代之中,指望這些人傳授什麼大道理那是不行的,教學識字還是比較合格的,齊魯故地向來文風鼎盛,就算出了名的“山東秀才念半邊”的事情常有,畢竟唸對了的佔絕大多數不是麼?
在沒有足夠的正規科班出身的教員支撐下,陳曉奇他們只能選擇如此的做法。
剩下的老弱病殘,則在次第建起的“孤貧院”幫助下不至於到死無人問,而凡加入到了美華體系的家人,享有令人豔羨不已的各種福利待遇,自有的耕地也不必擔心無法耕種,有專門的機械化收割耕種工作隊常年分片在鄉間來回的工作,農戶家實際上乾的是幫襯的活計,最累最難的那一部分都有專門的技術工人在做,效率不是他們能想象的高。
整個農業生產社會中,幾乎所有的人都成了工人,這是工業文明發展到極致的顯著特點。一切的生產活動都按照工業化的分工合作、優勢互補模式進行,而不是一家一戶的自己幹自己的,自己吃自己地,自己窮自己的,那樣只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窮困下去,衰敗下去。
可以說,除了官治之外。廣大地域的工業、農業、商業、金融、服務業都在美華集團和齊魯商會的聯手控制之下,實際上的民生和經濟也都是他們在說了算。這就是陳曉奇一直以來的宏大目標。也是讓無數自以為是前輩的老資格前輩們咋舌不已、嘆息不已乃至欽佩不已的大手筆,這樣地事情他們不是不敢想,而是不知道如何做,也做不到,但是在陳曉奇的帶領之下,他們做到了,這簡直就是奇蹟。
農業產業化的好處是自不待言的。在這個時代。山東的人口遠沒有後世那麼恐怖——將近一億,而只有三千萬冒頭,百分之九十生活在鄉村,自從美華集團崛起之後,一下子將農村主要勞動力抽空了,最後整家搬走的也越來越多,城市化,城鎮化,便是在各大體系
《諸夏金屬製品(上海)有限公司》 第15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