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十三章 浮野之戰(一) (第1/2頁)

喬塵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558年七月二十一日,尾張國丹羽郡的浮野町外,織田信長的軍隊席地而坐,靜等織田信賢的軍隊到來。

這個織田信賢是尾張上四郡守護代,巖倉織田家織田信安的嫡男。而織田信賢竟然在前幾日放逐了他的父親取而代之了,據說是織田信安因為想將家督之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織田信家。

織田信長得知後,趁織田信賢家督未穩之機,果斷出擊。

“主公!敵人來了!”一旁的本多正信出言打斷了細川信元的思考。

“嗯,命令部隊集合整隊,準備作戰!”細川信元隨即吩咐下去,看了看遠處正在『亂』『亂』糟糟渡河的巖倉織田軍,打的同樣是織田木瓜紋的軍旗,誰叫兩邊都是織田家,連家紋都是一樣的。

至於如何讓士兵打仗的時候區別敵我?細川信元看了看自家的足輕,背後的指物旗全部採用紅『色』,而對面的採用白『色』,這是兩家下的戰書中約定好的。

“主公!部隊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投入戰鬥!”本多正信在一旁彙報道。

“嗯!命令部隊待命,等候敵人佈陣。”細川信元無可奈何的下達了待機的命令,要是依著在大明,早就半渡而擊了,還在這裡傻乎乎的兩家約定決戰地點?然後還等著你排兵佈陣?開玩笑!

此次出陣,織田信長的直屬農兵和武士,加上各個支援織田信長的小豪族帶領的農兵,總兵力2000左右。其中由於細川信元還沒有知行,就暫時指揮織田信長的直屬農兵,而織田信長則穩坐中軍大帳。

織田信賢則動員了3000農兵前來決戰,而約定織田信清的1000援兵到現在也沒有出現。

這個決戰的位置是細川信元選的,故意向西北方向繞行了3裡,使得織田信賢的部隊必須渡過水場川。而原先的半渡而擊之策,或者鐵炮隊從下游偷渡水場川,迂迴至敵後,隔川『射』擊的策略均被否定了。

否定的理由很簡單,織田家眾家臣不同意,說有辱武士道精神,太卑鄙了?[我去,這很正常好吧,是你們太奇葩了。]當時參加軍議的細川信元腦子裡直罵娘。[怪不得當時在武田家見到山本勘助,本來想向他討教一二,這個傢伙翻來覆去就會一句話“兵者詭道也”其他啥也不會,就這還被武田信玄奉為軍師,稱讚其為詐謀奇計,合著現在的人都不會變通啊。]

既然非要正面剛,那找個有利於自家的戰場總是可以的,細川信元也不強求,也懶得去說服他們。因為現在的日本戰國幾乎都是類似這樣中世紀時期的對決一樣,只有像『毛』利元就、武田信玄這種所謂卑鄙小人才有的手段,當然了,日後的織田家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主公有令!全軍出擊!”一名赤母衣眾拍馬傳達了織田信長的命令,織田信長竟然只留下十幾個馬廻眾,將其餘軍勢全部壓上。

“出擊!”細川信元騎在馬上拔出腰間太刀,向前一指,對面的巖倉織田軍也全線壓上,只是他身邊卻留下了兩百護衛。

“喔!”手下的足輕在細川家武士的指揮下齊步前行,細川信元將原先的馬廻香川七右衛門、神子田肥前守、大浦守信、長坂彥五郎、內藤正成全部調撥下去擔任足輕組頭。而服部正清、服部保正、服部保俊晉升為物見番頭。馬廻眾又招募了一些武士,筆頭由疋田景兼擔任。

“砰砰砰”一排排輕煙冒起,是織田信長的直屬鐵炮隊率先開火。這個時代的野戰,軍隊前進時,規定按照小旗、鐵炮、弓、長槍的順序排列。陣法極其簡單,所有士兵分為三陣,成三疊陣。其行列,前行為手持旗幟,中行持鐵炮、弓,後行為短兵(刀劍、槍)。遇敵則前行持旗者兩邊分開成環抱狀,中行持鐵炮的比弓『射』程遠,一時俱發,織田信賢的弓足輕被鐵炮『射』倒一片,陣型略微鬆動。

“鎮定!保持陣型!搭弓!『射』!”對面的弓足輕指揮官林彌七郎大聲指揮道。

“嗖嗖嗖”雙方的弓足輕搭弓『射』箭,“啊”“啊”“呃”中箭者不計其數,而且織田信賢的弓足輕接連遭到兩次打擊,損失慘重。

“喔~~!”後排的槍足輕交替接敵,“啪啪啪”不停的用長槍拍打試探,偶爾一記纂擊戳到對面的敵人。

“雞肋時間開始了,彌八郎啊,來來來,下盤將棋。”細川信元翻身下馬招呼本多正通道。

“啊?主公,這還正在激戰呢。”本多正信錯愕的勸解細川信元,跟隨這樣的主公有時候真的很頭疼。

戰國足輕長槍陣對決,很奇特的戰法,不是互相擊殺,

《凡人修仙法則》 第四十三章 浮野之戰(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