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部分 (第1/4頁)

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文化,並把中國的“易經”與西方的數*系起來研究,為當時德國大哲學家與數學家萊布尼茨在發展其“二進位制”數學思想上帶來了極大啟發。

1697年,康熙“返聘”白晉為欽差回到法國傳播中國文化與友誼,並招募傳教士和科學家。回到法國後,白晉將自己著的《康熙帝傳》和康熙皇帝的禮品轉交給了路易十四,其中有49冊漢文書籍,這些書籍成為歐洲人全面系統瞭解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第一批基礎資料。《康熙帝傳》問世後,很快就有了英語、荷蘭語和義大利語譯本,萊布尼茨親自將它譯成拉丁語。而路易十四除了派遣白晉等法國傳教士赴華外,還特別重視與華貿易,透過貿易交往使法國朝野對遠東的中國有了較全面的瞭解。1664年,法建立東印度公司。1698年,第一艘法國商船“昂菲德里特”號駛抵中國。兩年後,“昂菲德里特”返法,從中國運回大量絲綢、瓷器。1701年,“昂菲德里特”號再次赴華,又從中國運回大批漆器。

在路易十四派遣白晉使華前,實際已有許多法籍耶穌會士來到中國傳教。第一個來華的是金尼閣,後有羅得和巴呂,他們都是受教皇派遣的法籍教士。據統計,從金尼閣起到1773年耶穌會解散止,近百名法國教士先後來華。如此大批次的法國傳教士使華,與康熙對西方文化採取開明態度不無關係。康熙自己專心學習西洋科學,先是請比利時人南懷仁為師,南懷仁死後,又請法國傳教士張誠、白晉。他們每天早上4時到廷,日落而歸,上下午給皇帝各上兩小時的課,講授西方數學、哲學、天文學、曆法以及炮術實地演習等課,歷時4—5年。作為皇帝的康熙花費大量時間,如此如飢似渴地學習西方科學知識,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罕見的。白晉等法國傳教士,既是耶穌會士,又是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把西方科學儀器和科學文化介紹到中國,對當時中國人瞭解西方和西方科學技術非常有益。其中,法國傳教士最大的貢獻還是幫助清朝繪製的《皇輿全覽圖》。康熙47年(1708年),張誠、白晉等奉詔赴蒙古和內地繪製一幅較為詳細的全國地圖。他們採用先進的科學儀器和繪製技術,歷時近十載。此圖繪製精細,測量準確,是當時我國一幅最科學的全國地圖,康熙特將此圖命名為《皇輿全覽圖》。

法中交往的歷史(2)

隨著“昂菲德里特”號商船首航中國,法國從中國直接輸入瓷器。18世紀後期,法國開始仿製瓷器,1673年在魯昂,1695年在聖克盧,都生產過黃色而透明的軟瓷,產品是以福建白瓷為標本。“昂菲德里特”號第二次來華使漆器開始大量輸入法國。17—18世紀,絲綢大量進入法國。中國的絲綢及棉織品被廣泛地用於服裝、懸物、被面等。蓬巴杜夫人就曾穿用中國花鳥的綢裙。作為絲綢的附屬物,中國絲繡也促進了法國刺繡的變化和多樣化。皮爾蒙的花卉設計圖案明顯受中國樣板的影響。此外,中國轎子也在17世紀初傳入法國。1700年元月,凡爾賽宮舉行以“中國之王”命名的盛大的舞會,路易十四登場時,竟然坐在一頂中國式的轎子裡。路易十四駕崩後,轎子在法國逐漸減少,代之以轎式馬車。還有中國的畫屏和桌布也深受法國老百姓的歡迎。當時中國桌布單張高12英尺,寬4英尺,每套有一系列關聯的圖案構成,可以糊滿整個房間。圖案起先多花鳥,後期增加了山水、人物、種茶、製陶的場景。

應該說,是法國傳教士透過記敘在華所見所聞和翻譯中國典籍,把中國的古老文化介紹到了法國乃至西方,從而引起了法國思想界的重視。重農學派創始人魁奈對中國的看法不僅是讚美,而是用中國的哲學思想來充實自己的理論。這位因推崇孔子學說而有“歐洲孔夫子”之稱的經濟學家認為,自然法則是人類立法的基礎和人類行為的最高準則,但所有的國家都忽視了這一點,“只有中國是例外”。他還根據“無為而治”的思想提出,一旦君主依自然法則改革了立法,他就不需幹任何事,認為所有的財富均來自於土地的產品(如農業、採礦、伐木),應該像中國那樣以農為本。因此,中國古代思想和政治制度對法國重農學派政治思想和經濟學說的形成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18世紀啟蒙思想家更是對中國給予極大關注,伏爾泰對中國文化讚揚備至,奉中國文化為楷模,用中國事例抨擊天主教神學的迷信和黑暗,反對專制王權,宣揚信仰自由。伏爾泰在其《各民族風俗論》、《哲學辭典》及為《百科全書》所撰寫的一些條目中,對中國的歷史、哲學、政治制度、道德宗教觀、教育都推崇備至。他還把元曲《趙氏孤兒》改編為《中國孤兒

《法蘭西印象月餅》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