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7部分 (第1/4頁)

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帽子被風吹向了天空,秀髮飄散開來,就在她奔跑在離盧德銘不遠處的那一片草地時,無情的子彈,擊中了這名美麗少女的胸部,她雙手朝前伸著,使出最後的力氣,抬頭朝盧德銘張望了一下,便撲到在地上……

飛越千里雲天的乳燕,終於輕柔地往羅霄山溫厚的大地落下來,像撒嬌的孩子,撲入母親的懷抱。

不,她現在,是要與盧德銘相見,她要把自己的經歷,一五一十地說給他聽,還要將盧德銘母親的信交給他,還要讓他看那一隻綠色的翡翠手鐲。

“告訴你一個秘密吧,這是你母親送給我的!”然後,撲在他的胸脯上,對他說:“我愛你!……”

這一年,盧德銘不到23歲,楊小雪年僅17歲。

……

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

敵人不甘心起義部隊就這樣逃脫他們的羅網。

盧德銘身邊撤退的其他戰士也倒下來不少,在混亂之中也不可能有人救護。

在這次戰鬥中,何長工所在連在後面作掩護,也遭敵截斷,損失很大。在突圍時,何長工斷後,一腳踏空摔倒在溝裡,被緊追上來的敵人抓住了!

幾個敵人押著何長工,吼道:“放老實點,不老實就一槍斃了你!”

另一個敵人說:“看他的樣子,說不定是一個當官的,押回去,還能領賞!”

何長工是連黨代表,看見敵人當時也亂成一團,何長工想,現在不想法逃走,待押到當官的那兒查出自己的身份,可就麻煩了。

於是他對抓住自己的幾個敵兵說:“人不親槍桿子親,和尚不親帽子親,我們也沒有什麼仇和恨,這兒有幾個銅板給弟兄們吧!”

說罷,他把掛包裡還有的一吊多銅錢往地上一甩,敵人都爬在地上拾錢,何長工則趁機向樹林裡跑去,等到敵人回過神來,他早已鑽進了密密的叢林……

這一仗,工農革命軍損失兩百餘人,第三團原來剩下的人就不多,這一仗下來就差不多損失光了。

聽說總指揮盧德銘犧牲了,整個起義軍隊伍為之一驚。官兵們有的痛哭失聲,有的默默抽泣,有的在那裡淚眼婆娑地訴說……特別是原國民黨中央警衛團出來的戰士,哭得捶胸頓足,彷彿透過滾滾熱淚,能看到他們的總指揮依然軍容嚴整,親切微笑著向他們走來……

四、

剛剛歸隊的何長工,聽說盧德銘犧牲了,立時感到天旋地轉。他聲淚俱下地說:“ 老團長,總指揮,你怎麼就這樣離我們而去,走的人為什麼是你而不是我。為什麼,為什麼啊!……”

從武漢開始,何長工一直跟隨著盧德銘,轉戰千里,與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特別敬重盧德銘,他深知,起義部隊多麼需要這樣的指揮員。他不是普通的指揮員,而是一名軍事天才啊!他還只有23歲,就這樣英年早逝,對黨的損失卻是不可估量。

在九宮山下,盧德銘甚至將自己與小同鄉楊小雪的秘密全告訴了他。何長工知道他們相互暗戀著對方,但又沒有捅破那一層窗戶紙。何長工當時立下心願,總有一天,他要為這一對戀人牽起這根紅線。

而現在,這一切都永不再來……

這位在起義部隊中有著最高威信的軍事指揮員盧德銘,是黃埔第二期的學生。

在葉挺獨立團裡,他當過連長、營長,警衛團成立時又調來當團長。在官兵面前,他卻從來沒有架子。身為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為了適應山地行軍,他脫下了軍官都有的皮靴,也和大家一樣穿上了草鞋。這給部隊的影響很大。官兵們都說,“首長是黃埔出身的人都能吃苦耐勞,像當兵的一樣要求自己,我們為什麼還不能吃苦呢?”

由於他平時平易近人,長得又高大英俊,魁梧奇偉,說話聲音洪亮,所以在部隊很有號召力。

。 想看書來

第十二章 碧血羅霄(5)

一位戰士哭泣道:“到了宿營地,他常到下面和戰士們在一起,民主作風很好。他很少騎馬,總是把馬給掉隊的同志騎。有一次我的右腳扭傷,團長立即下馬,命令我騎上去,我不肯,團長將我一把抱起來,將我拋上了馬背……”

對於革命的態度,盧德銘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的,他曾搞過幾次“民意測驗”,明確對那些立場動搖的官兵表示:不願乾的填表就走!

一位連長哭著說:“他在革命的關鍵時刻,都顯得非常果斷。長江的船上,要不是他決心掉轉船頭,我們這些弟兄就全部落入了張發奎設下的圈套。部隊到了靖安

《金秋十月佳句》 第3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