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章 仙語神算奇技出 (第1/2頁)

五分音符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辰河的病危風波經過一個小早晨的插曲,就算這樣度過了。一家人也算是都把心緒給穩定了下來,楊父楊氏二人見三個孩子恢復了生氣,也不急著催他們去下地幹活,而是都放下了手中的工具,帶著幾個孩子回到堂屋坐了下來。

楊家二娃,也就是辰河的二弟,根據辰河的記憶,是極憨厚性格,此時也不落坐,而是繞到堂屋後面的灶房,從柴火堆中扒拉出幾截葛根,其中一根遞到辰河的手中。

“哥!先墊點兒!你都兩日沒吃任何東西了。”

“謝謝二弟!好東西啊好東西!”辰河一遍接過,一邊心裡嘀咕:“好東西啊好東西!純環保綠色有機實物啊!”

接下來,楊家眾人就看到了讓人張口結舌的一幕。本來野生葛根對於此時的楊家了說,是日常口糧之一,但今日到了楊家老大手裡,卻像是個寶貝似的,先是仔細的把皮上的草木灰拍個乾淨,然後小心翼翼的,一塊塊的將烤黑的皮撕下來,心兒露出來之後,還用鼻子深深吸了口長氣,滿臉陶醉的樣子。

好吧!他已經兩天沒進食了!楊家種人這麼想著。

一家人一邊吃一邊聊,倒也其樂融融,最多嘴的要數三妹子,用辰河的話來說,就是思維具有跳躍性,不過都是聊的一些辰河不關心的鄉下瑣事。

聊到最後,辰河也一步步的把問題引到了自己真正想聊的問題上來:“阿爹!孩兒一直有個疑問,我們整個麻山鄉,除了大地主羅家,其他有名有姓的家族極少,就最近多了一些逃荒流民有些有姓氏,其他有姓氏的家族,不超過雙手之數,而我們楊家,就是其中之一,那我們楊家這個姓氏,到底又是怎麼來的呢?”

被問到這裡,老楊臉色變得嚴肅起來,清了清嗓子道:“大兒!二兒!三妹兒!說到咱們這個姓氏,我們楊家祖上,也是出過大官的!”

“什麼大官?”

三個小的異口同聲。

“你們的曾祖父的父親,據說曾經做到了這麻山鄉東塘亭的亭長!”老楊自豪的朗聲說道。

“哇!”這是小三妹兒發出的驚歎。

二娃兒也笑的一臉震驚的樣子。

“咳咳!咳!”辰河被嗆到了。

“咋了?大兒!你別激動!喝口水!”

“沒事沒事!阿爹!你繼續說!孩兒在聽著呢!“

辰河是真被嗆到了,根據這個身體的記憶,自己這個是在漢朝的某年,具體哪年這具身體還沒有這個眼界知道,但是辰河是知道的,漢代的地方行政區劃,是一里設里長一人,十里一亭,設亭長,這個亭原本是交通要道才設定的,後來發展到了全國普及,主管鄉村偷盜等治安問題,也就是比現在的村長稍大點,一般由退伍之人擔任。亭往上就是鄉了,十亭為鄉,大鄉設有秩、三老(三老不是三個人,是官名,管理全鄉教化)、嗇夫、遊繳各一人,小鄉乾脆就只設嗇夫一個職位,管理稅收教化等所有事物。

老楊說的這個亭長,最多也就管理兩個人,一個職位叫求盜,管理治安,一個職位叫亭父,負責打掃亭裡的衛生,開門關門。

這確實是個大官,管十里。

要是擱兩千年以後的北上廣深,這還真算蠻大的。

“說起你這曾祖父的父親,也算是一個人物,本來我們楊家是沒有姓名的,祖上極有可能是奴婢之身,後來其服徭役時,被一位將軍看重,引為親衛,將軍本家為楊姓,自此,咱家就有了姓氏了。”

“不過,由於幾代下來,咱家沒有出過認字之人,故為父只有姓,沒有名,你們三個,也只能如此了!”

聽到這裡,辰河總算明白了,為何自己叫楊大,弟弟叫楊二,三妹叫楊三了,如果之前的幾個夭折的哥哥弟弟都成活至今的話,楊六楊七也會出來,整個一楊家將。

到了此時,辰河已經大致弄清楚了一點,自己這個便宜父親,怕是也僅僅知道這些了,沒文化真可怕呀,現在是哪一年,這楊父是不可能知道的,因為這個時候,年號幾年一變,皇帝都不知道今年花落誰家。

不過還好,這老楊也算是服過徭役之人,至少到過縣裡,據他自己說,幾年前到鄂縣參加過兵役,跟著部隊修補了一年的城牆。

辰河終於從楊父這裡總結出一些資訊,第一,這裡屬於荊州鄂縣,那就是兩千年後湖、北的鄂、州市附近了,應該是往南大概二三十公里左右。第二,鄂縣三國時期成了吳國的國都,改名武昌,此時卻沒有這條資訊,還沒打仗,那應該是沒到三國,至少這裡還不屬於吳國範圍。

《三國演義讀後感優秀作文範文》 第2章 仙語神算奇技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