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一紙檄文天下傳 (第1/3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司錄河內郡,懷縣,郡守府。
太守張楊面上陰晴不定,正在猶豫思索著什麼。
“大人何需多慮?那廝本乃流寇之屬,幸仰董賊得活,然見識有限,居鼎烹鑊煮之地而不自知,以將死之身,尚語大話恐嚇,欺人焉?可殺其使,此事勿論!”
忍不住出言的是楊醜,從幷州便跟隨來的舊將。
皺眉瞄過案几上平攤著的那張檄文,張楊輕斥道:“其雖為賊寇,然幾度為敵,也當知此人不可小覷!今又得周毅等邊軍相助,勢更盛也!”
“哼!”楊醜冷聲道:“在上黨時我便曾言,邊軍終不可信,大人只是不聽,厚其等而薄郡縣兵卒,今卻如何?”
被這廝提及舊事,張楊臉上頓時一紅,不免羞惱起來,怒聲道:“殺才!前者鄧季小兒渡河,千餘兵卒夜襲其等,不見一戰便潰!若郡兵抵事,吾焉能獨厚邊軍?”
終究是隨自己數年的屬下,比河內人親近些,見呵斥下楊醜已黑了臉,張楊終究未再繼續下去,轉開道:“鄧賊可恨,竟傳檄天下討借糧秣,卻難定奪!”
見張楊自轉圜開去,楊醜悶聲道:“何慮之有?小賊自稱二十萬之眾皆救於匈奴,此詐言也,其內本多為賊寇,所救民眾不過十之二三,我等存糧本便不足,焉能再賙濟他?”
“吾豈不知?”張楊輕嘆一聲,道:“然其假仁義之名傳檄,若不顧之,於我清名有汙!且匈奴前者所擄民眾,以河內最多,不念本郡士民死活,治下定生怨懟!”
楊醜驚問道:“如此說來,大人真欲資賊麼?”
張楊微眯起雙眼。輕聲道:“其雒陽令之職乃董卓所賞,吾河內太守為袁公授之,此檄當亦送往鄴城去,我等且暫延時日,觀袁公行止再作定奪!”
——
兗州陳留郡,陳留縣。家宅後院。
張邈正在神遊。
奈何與袁本初這位昔日舊友,已為水火之勢!
袁紹身為盟主。卻四處委派州郡官吏,此乃不敬天子之舉,諸侯皆不靜聲息氣,唯有他張孟卓敢正言討之!
為此,他可又得罪了天下董卓之外另一位權勢者。
因得罪其等,袁紹令東郡兵馬來襲陳留,若非孟德亦為友,已拒此令,並遣人告知。他恐將無容身之地也。
便如此,張邈亦不在乎!
身為堂堂黨人,“八廚”(注)之一,他張邈可謂錚錚鐵骨,聲名遠播,焉能屈於權貴?對十常侍之流如此、對董卓如此、對身為關東群雄盟主的袁紹亦當如此!
“大兄!大兄!緣何分神?”
身前傳來的聲音將張邈驚醒。轉頭去看,曾為廣陵太守的二弟張超正疑惑地看著自己。
“哦,不過家中雜事罷了!”
輕解釋過一句,張邈問道:“先前論到何處?”
兄長不肯多解釋,張超也不問,只道:“雒陽令鄧季傳檄借糧,大兄如何回之?”
“以墳塋脅人。粗鄙之徒!”先前就亦罵過,此時再罵一遍,張邈才道:“明日將郡中存糧發三萬石與他!”
“喏!”
“吾得罪權貴,數次險化之飛灰,豈慮身後之事者乎?賊廝以此為脅,著實可笑,奈何當以百姓生死為重,且暫容此輩得意!”
——
兗州東平國,無鹽縣,東牆頭。
風颳得身上衣衫亂揚,劉岱與王彧、程昱等站在城牆上,極目東眺,遠方几處野地裡都能見到沖天的黑煙。
那是黃巾又在作亂!
收到界橋之戰捷報後,劉岱一直緊繃的身子才算放鬆下來,若能再將這股湧入兗州的黃巾賊擊滅,日子可要好過許多。
蛾賊們甲冑不齊、隊伍散亂,又多夾裹老弱,從青、徐入境的這股黃巾雖有近四十萬人口,能戰者卻不會超過十萬。
城中能調動的兗州兵可不下四萬,有他們在,劉岱不懼此等蛾賊們,也不能再放任其等擄掠周邊諸縣下去,是該到出軍剿滅時了!
去歲公孫瓚與袁紹兩家起隙,紹勢弱,為給自己留條後路,將家眷老小都送往劉岱處來求庇;公孫瓚亦遣從事範方到劉岱麾下使用。
待兩下交戰起來,公孫瓚便令他將袁紹家眷押到其軍中去。
到底交不交人?
一方為出自四世三公之族的盟主,另一方則為關東諸侯中軍勢最強的白馬將軍,劉岱夾在兩者中間,只覺得萬分難受!
兩雄相爭,公孫瓚討要袁紹家眷,自己不
《農夫三國txt下載免費》 129一紙檄文天下傳(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