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長安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月初的時候,長安城中李傕等開始商討如何對付渾水摸魚劫了自家華倉的雒陽令鄧季。
一干西涼眾自陳留到長安,才數月功夫,聚眾又近二十萬人,比起月前大廈將傾,只領四五千兵士惶惶不可終日,如今他等可謂春風得意。
如今的西涼眾人中,自然以李傕為首,他比起董卓處事來,已沒那麼獨斷專行。
導致其這般的緣故,是因對手中力量的掌控力不足。
當初董卓專權,西涼眾內部皆聽命與他,號令一出,莫敢不從;李傕卻是與郭汜、樊稠、張濟等一起行事方得掌大權,當初齊肩兒般的四名校尉,如何肯對他俯首帖耳?
李傕等能攻下長安來,得賴駐守城內的兵馬尚有許多董卓舊部,在呂布之前,奉王允令出城與其等戰的也是出自西涼體系的徐榮與胡軫,徐榮戰敗身死、胡軫降後,其等兵卒亦願隨李傕等,入長安城後又聚起的近二十萬人馬,包括董卓遺留的四千餘飛熊軍,除分掌在四校尉手中,尚有胡軫、李蒙、王方等人分領,李傕雖名為西涼眾之首,卻並非萬事一人可決。
本只求一條活路走,李傕等胃口也不算大,攻陷長安,擄掠過公卿、百姓之後,只要求天子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張濟、李蒙等人皆為中郎將,直到數月之後,覺得職位太低,李傕方才又請封為車騎將軍,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當然,還都有侯爵。
然與董卓得太師之位終究不同,“大驃車衛”雖為朝廷中位置最高的四個將軍稱號。李傕求的卻也只是第三位的車騎將軍,並非大將軍,其餘郭汜等還要再低一等。
李傕之所以開始時這般謹慎,其實也跟董卓前車之鑑脫不去關係,權傾朝野、兵勢滔天又如何?到天下人皆恨,俱都反之。王允領頭一擊,除西涼眾外。誰肯真心助他?
如同牛輔一般,李傕亦有深信巫者的惡習,大事必求問巫人,若非身為掌權者,這也不算什麼大罪過。
然而此時,李傕尚萬事小心翼翼,入長安之初,西涼眾軍紀敗壞,擄掠一番之後。李傕才記起這已是自家地盤,已是悔之無及,後便想盡力補救,做些成績出來不招士民憤恨,與數年後的兇殘模樣可截然不同。
一個人,總是在不停變化的。
李傕此時只抓兵權。朝廷中事比董卓時要少插手許多,甚至比王允時都要好,少年天子這才得些許權柄到手,數月之後,李傕薦李儒為侍中時,天子便以其曾毒殺兄長弘農王,不肯給官。反欲治罪,李傕也僅只能保住其命,未能強討到官職,從此事便可見一斑。
朝廷中事多由楊彪、馬日磾、趙岐、鍾繇、韓斌、董承等自決,李傕並未事事專權,不過為保自家,卻開始往外結交諸侯求盟。
馬騰、韓遂得董卓勸和,受招安,只是待其等到長安時,董卓已死,李傕主事,便封馬騰為徵西將軍,屯兵於郿縣,其將龐德也得封為校尉;封韓遂為鎮西將軍,遣回金城。
朝廷敞開封賞將軍名號,自李傕始!除馬騰、韓遂之外,李傕等尚欲交接此時勢力最大的軍閥袁術為外援,以朝廷名義授其左將軍,假節,進封陽翟侯,這些都表明,雖處於數十萬大軍保護中,李傕等內心卻還在惶惶不安。
當然,再惶恐不安的老虎,也難容下兔子在自家門前撒野。
雒陽令鄧季劫華倉糧之舉,便如同一隻在其等面前撒野的兔子。
西進入函谷關之前,李傕等或忌他三分,此時大局已定,重兵在握,可不會再將其放入眼中了。
董卓身死後,本來這雒陽令也可算其等西涼一眾,又放自家等從其地界入關來,本因感激加賞才是,奈何其竟敢隨己等身後劫去華倉,此等冒犯之行實屬難容。
最近幾日,尚一心圖個好名聲的李傕可面臨著難關——初得權柄的天子竟開口向其討要朝中公卿臣屬年俸!
其等漢臣,如何來尋吾討要俸祿?且董太師時不要,王允當權又不要,如何這時找我?李傕難以想通透,然天子話語亦說得明白,你站了長安周邊官倉,便得給付朝臣俸祿。
朝廷中公卿臣屬一年之俸祿實非小數,僅三公每人便得發放二千石,位比三公的文武公卿還尚多,再加臣僚、吏員、軍士、閹宦之流,合計不下百萬石!
雖說大漢歷來發放俸祿都是錢糧各半,並非全為糧,然要支付出這麼龐大的俸祿,由不得李傕不惦記被鄧季小兒劫走的華倉之糧!
天子索要俸祿,說不定只是暗諷一下西涼軍進長安後從公卿百姓
《農夫三國txt下載免費》 139長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