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趺純贍芊�冢苛躋愕熱順俗潘撤紓�牌鴰鵠矗�鴉感�缶�鋇萌�薅分荊���都祝�納⒗L印;感�俗判〈��獻潘韭淼倫冢�忠淮翁踴氐澆�輟�

江陵城裡也已人心大亂,號令不行,實在呆不下去了。桓玄乘著夜色,帶上心腹部下繼續西逃(這一次終於不顧那位白痴皇帝了),想去漢中投奔梁州刺史桓希,卻在江陵城西的枚回洲碰到毛璩的部下,難逃活路。窮途末路的桓玄,面對揮刀向前的益州督護馮遷,還想著恩威並施,他從頭上摘下一枚玉導送給馮遷,又問:“你是什麼人,竟敢殺天子?”馮遷不以為然地冷笑:“我不過是殺天子之賊罷了!”

桓玄的皇帝夢,就這麼結束了,從登基算起,前前後後不過六個月。古往今來,做皇帝夢的又何止成千上萬,然而,卻很少有人想過,通向皇帝寶座的陛階,也可能是一去不返的黃泉之路。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四 強國之本(1)

桓玄死後,桓謙以及桓玄之侄桓振等人重新攻下江陵,擁立司馬德宗復位,企圖與劉裕的勢力繼續對抗,但畢竟抵不住劉毅、劉道規等人率領的北府精兵的驍勇,很快就又丟失了江陵,把白痴皇帝也拱手讓了出來。

內亂剛定,劉裕被封為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輪到劉裕有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了,然而他終究是一介武夫出身,又是寒門,比不上桓玄那樣的名門大族,因此他雖在倒桓大業中立下頭功,卻還做不到“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桓玄稱帝作亂,東晉的“半壁江山”也幾近分崩離析。毛璩###桓玄,本想順流而下攻打江陵,益州一帶的兵將不願遠征,發生了兵變,殺死了毛璩一家,推舉安西府參軍譙縱為成都王。不久,譙縱又向後秦稱藩,並與西逃的桓謙聯手,與東晉方面抗衡,偏遠的巴蜀地區繼成漢之後再次出現了割據政權。一直在東海各郡騷擾官兵的盧循也乘機南下,攻佔了番禺(今廣東廣州),又派部將徐道覆北上攻佔了始興(今廣東韶關西南)。胸無大志的盧循企圖割據嶺南,遣使向東晉朝廷稱臣納貢。劉裕等人無暇南顧,便暫且做個“順水人情”,委任盧循為廣州刺史,徐道覆為始興相。

益州和廣州事實上的獨立,使得劉裕等人只能勉強控制住長江中下游的荊州、揚州等地,桓氏餘黨陰魂不散,零星的反叛令劉裕頭疼不已。他花了幾年工夫把桓氏勢力徹底清除,然後將目光投向了北方。與“紙上談兵”的桓玄不同,久經沙場的劉裕是要靠實實在在的北伐成果來樹立自己在朝廷中的絕對權威。

此時的北方,也已經歷了幾場大規模的動盪。北魏的拓跋氏幾乎消滅了淝水之戰後在關東盛極一時的後燕,並將都城從塞外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遷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後燕的殘餘勢力分裂為兩個國家,即十六國裡的北燕和南燕,北燕號稱繼承的是後燕正統,皇帝卻一個不如一個,政權幾經易手,最後落入漢人馮跋手中,南燕呢,只保有青州一州之地,其管轄面積不及今天的山東省大,苟延殘喘而已;關中的大國後秦在敗於北魏後也已衰落,境內狼煙四起,不但對付不了新興“流氓國家”赫連夏國,面對臣服多年的涼州諸小國,也有些應接不暇;窮兵黷武的赫連勃勃、禿髮傉檀等人,做得最多的是燒殺搶掠,在關中隴西一帶徵戰不息,其破壞力遠大於建設力。十六國末期的北方形勢,大致如此,我在《縱橫十六國》已有詳述,這裡只重點說說終結十六國###的北魏。

北魏在其立國之初,並沒有什麼特別起眼之處,充其量也不過被人看做拓跋代國的復興,整個國家的規模不比涼州各蕞爾小國大多少。前秦由極盛轉為極衰,這個成分極其複雜的多民族國家在一瞬間支離破碎,公元四世紀的最後十五年成為北方各部族開展轟轟烈烈的復國運動的十五年。僻處塞北的拓跋鮮卑部追隨時代大潮,在今天內蒙古錫拉木林河畔的牛川,召開部族大會,推舉已故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嫡孫拓跋珪為新的代王。“代”這個名字,本是東周時的諸侯國名,秦朝時設郡,治所在今河北蔚縣一帶,地跨長城南北,素來是防禦北方匈奴的要衝,後來人們習慣以“代”指代幽州的北部。拓跋猗盧的騎兵常在這一帶活動,因此在永嘉大亂時被晉朝皇帝封為代王,而事實上作為遊牧民族的拓跋氏,其統治中心主要還是在今天的內蒙古河套地區。代國復興三個月後,為了表明自己的完全獨立性,拓跋珪把國號改成了“魏”。

(關於代和魏這兩個國號的問題,北魏內部曾經在天興元年(公元398年)有過一次討論。群臣的意見是國號應取發源之地的名字

《南北朝北魏歷史簡介大全》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