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五十二章 新的機遇 (第1/2頁)

冰藍幻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運動會的腳步緊隨著手機大抽查。

劉倩在班隊課上特意開了一次班委大會來討論這次開幕式的表演。

我至今還記得高一運動會上我們班以星空為主題的表演,那次劉倩和她的“舞團”真是出盡了風頭。

不過表演結束之後那些星星道具就被放在教室的角落裡,除了手機大抽查時被教導主任王老師翻了一下外無人問津,那件班服也一直在我的衣櫃裡慢慢積灰。

班委大會上的我沒什麼存在感,而且因為中午一直在忙著訂正數學試卷,下午又全是課,所以到班隊課的時候我兩眼皮直打架,睏意一波又一波地向我襲來。

聽著那幾個人蚊子叫似的討論聲我眼皮漸沉,差點一頭砸到桌子上。

也不知道是誰後來大聲地來了句:

“可以讓夏揚在前面玩悠悠球啊,他玩的很六的!”

這一句話是徹底把我的瞌睡蟲趕跑了,大夥的焦點一下子到了我身上,這讓我有點不自在,只好一邊點頭一邊從嘴裡吐出“可以”這兩個字。

其實當時我心裡想的是:到底是誰點了我的名,難道是想讓我去秀那爛得不成樣子的橫技?

但同意了就得鼓起勇氣去執行,不然我豈不是自砸招牌。

那天之後我就“榮升”運動會入場表演副指導(總指導當然是劉倩),除了隊形變換後的悠悠球表演,我也偶爾參與一下陣型的規劃環節。

劉倩的本意是把我們的悠悠球表演和她們的歌舞表演結合,讓我們合著她們的節拍做招式。

在這點上我是絕對否定的,首先球舞結合對目前的我們尚有難度,其次就是歌舞表演的音樂比較柔和,慢速的節奏讓悠悠球難以上手,更不要說玩些速度型的招式了。

在跟劉倩解釋清楚這些後,她也不強求,只是希望把王璐留給她們舞蹈組。對於這個要求我只好同意,畢竟她已經做出了很大的讓步,不過接下來如果要湊齊三人組的話,那也就只能找陸明皓了。

一開始陸明皓是拒絕的,說自己技術跟不上容易拖我們後腿,但在我和鄭燁的軟磨硬泡下,他最終還是答應了。

既然人已經到齊,排練招式自然而然地成為重中之重。

考慮到陸明皓的悠悠球技術並沒有我和鄭燁那麼高,我這次編的全是簡單與觀賞性兼具的招式。在總方案出爐前,我每天加班加點地親自試驗這些招的連貫性,換下來的繩子都足夠編一個拖把了。

其實在杭州賽之後,我對悠悠球的熱情有所衰減,雖然我的心中依然記得那個宿敵與為期一年的約定,但橫技的練習著實讓我有些疲乏,好多次學習新招我都有點心不在焉。

至於開幕表演,我也沒有想到這個機會會以這樣的方式砸到我的頭頂,於是心中的那份期待又日益增加。

組合招成型後我們三人便利用課間和體活課投入訓練。一次劉倩忙完手裡的事情來教室陽臺驗收我們的成果,陸明皓正在用他的鈦銀色“戰球S”做招式,反射的陽光瞬間閃了劉倩一臉。

鄭燁見班長大人“龍顏不悅”,乖巧地去桌上倒了杯水遞過來給劉倩。

我見狀讓陸明皓收了手上的球,我們仨把事先準備的組合招做了一遍。說實話陸明皓的進步挺大,原本手法生疏的他現在已經能將我排的招完整且沒有失誤地完成了。

看完我們的演示,劉倩拿過鄭燁手上的“悟空2”問:

“我一直都很好奇,這麼小一個球是怎麼實現快速旋轉然後回收的?”

我和鄭燁用眼睛瞟了瞟潘陽,幾乎異口同聲地說:

“這個問題我可說不清楚,你得問問我們的理論派大師。”

潘陽推了推他那副看起來很沉的眼鏡,頓了頓說:

“這個嘛,其實很簡單,實現這兩個操作的關鍵就在於悠悠球的膠圈與軸承。當我們發球的時候,球繩與膠圈之間的摩擦會迫使悠悠球旋轉,從而帶動軸承的轉動。”

“一顆球如果重量分佈做的好,那就能將球與軸承的協調發揮到極致,獲得長時間平衡的快速旋轉。而回收嘛,和之前的原理差不多,屈繩回收時球繩與膠圈產生摩擦,一部分球繩會隨著膠圈轉動,在球體快速空轉的帶動下卷在一起完成收球。怎麼樣各位,對於我的解釋可還滿意?”

劉倩一臉疑惑地搖了搖頭:

“你果然是帶師級的水平啊,只可惜是抽象派帶師。”

我笑著對潘陽說:

“如果悠悠球理論有考試的話,我估計

《跨越七海的風原唱》 第五十二章 新的機遇(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