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任光 (第1/2頁)
木裡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玄稱帝的諸項事宜都由朱鮪一手帶人操辦,就在育水之西的河灘上搭建壇場。 數日之間各種旌旗儀仗都已準備妥當。 匆匆十天後,正逢二月辛巳日。 天氣明暢,微風澹盪,各部渠帥帶領軍卒立於河灘之上,恭候劉玄到來。 堪堪過了巳時,廖湛騎著高頭大馬,相隨百數緹騎,引領皇帝車駕來到壇場下方。 劉玄頭戴通天冠,身穿星辰日月龍袍,從車架中走出,緩步登上祭天高臺。 “王莽以舅後之家,冢宰之權勢,依託周公、霍光輔幼歸政之義,遂以篡叛,僭號自立。以致宗廟墮壞,社稷喪亡。楊、徐、青三州首起義軍,兵革橫行,霍亂元元!” “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顧降命,所以復興劉漢。今有高祖之裔,劉玄聖公者,德厚恭儉,皆推其賢。今郊祭於天,承漢大統,福瑞靈明,建元更始,以為兆民!” 朱鮪作為祭天主持人,洋洋灑灑讀了一篇祭告文章。 隨後劉玄祈告上天,禮拜四方,轉身南面而立,接受臺下群臣朝拜。 他看著眾人下拜稱賀,一時間心旌神搖,萬丈豪氣迸發而出。 “眾卿平身!” 一場登基大典就此結束。 隨後自然是分蛋糕環節。 劉玄稱帝,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 拜族父劉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 拜朱鮪為大司馬,劉演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 李通為柱天大將軍,李軼為五威中郎將。 王常為廷尉,行大將軍事。 廖湛為執金吾,行大將軍事。 張卬為衛威,行大將軍事。 成丹為水衡大將軍,宗佻為驃騎大將軍。 胡殷領尚書事,趙萌為丞相,審圖建為繡衣御使,馬武為侍郎。 至於舂陵劉氏,以劉祉為太常將軍,劉賜為光祿勳,劉信為奮威大將軍,劉終為侍中,劉順為虎牙大將軍。 劉嘉、鄧晨、陰識也都混了個偏將。 羅陽自然也是這個檔次,官拜太常偏將軍。 至於朱佑則被劉演任命為護軍,而舅舅樊宏不知道是無心仕途,還是另有想法,沒有接受劉玄封賞。 一時間三公九卿各有所屬,漢軍氣象煥然不同,不像赤眉到了現在還是一群草臺班子! 劉稷身為舂陵宗族,勇冠三軍,被封為抗威大將軍。 但小夥子對劉玄嗤之以鼻,竟不肯拜受,獨自領了一支人馬,攻打西鄂縣去了。 眾位渠帥雖然都有了官職,但現在只佔領了棘陽一地,沒有什麼狗屁政務,主要任務還是帶兵打仗。 等到塵埃落定後,攻打宛城自然還得繼續。 而更始將軍府,現在就成了臨時行宮,軍情商議自然要到軍中大帳舉行。 劉玄高坐主位,開口道:“宛城連日不克,諸位將軍可有破城上策?” 他做了天子,身份又有不同,說起話來似乎比以前硬氣了一點。 劉演聞言,便舊事重提:“宛城城守堅固,雖然數倍圍之,卻一時難以攻克。以我之見,不如分兵別徇南陽各縣,宣以王命,諸縣宰必望風而降,屆時轉運糧草,輸送兵卒,待宛城糧盡,可不攻自破也!” 等劉演說罷,劉玄又看向其他人:“諸位將軍可有良策?” “伯升將軍所言極是,十數萬大軍虛耗宛下,無所功用。可派一部人馬北入潁川,攻城略地,與嚴尤、王吳等周璇,只教彼等疲於應對,不教莽賊大軍再入南陽!”王常開口說道。 劉玄見再沒有人發表意見,開口道:“既然如此,便按大司徒與廷尉所言,即刻分兵,攻打兩郡諸縣!” 而劉賜作為光祿勳,乃皇帝近臣,掌虎賁、羽林等禁衛軍,且屬官眾多。 但如今漢軍朝廷尚屬草創,許多人都是有職無實,連個辦公地點也沒有。 他便帶著手下兵卒,攻打宛城附近的鄉聚。 劉賜騎在馬上,心思不覺有些恍然。 “誰想聖公竟做得天子位,如今劉氏宗人盡得封賞,官居要職,復興劉氏指日可待也!只可惜劉伯升無有皇帝之命!” 這種想法並不是劉賜一人才有,而是現在大部分舂陵宗人的心聲。 這卻正應了劉祉所料,劉氏子弟自劉玄登位後,心中的天平已經開始慢慢傾斜! 再說劉賜正在暗自感慨時,突然瞧見前方有一群軍士,正圍著一個大漢,吆五喝六。 他看到大漢在一件件的往下脫衣服,心中不禁好奇,便趕馬走到近前。 “此乃何人?爾等為何這般戲弄與他!” 劉賜用馬鞭指了指光溜溜的大漢,向周圍士卒問道。 “啟稟將軍,此人是從附近鄉聚抓來,小人見其冠服鮮明,必是朝廷爪牙,想要一刀結果性命,又怕髒汙了這身好衣裳,便喝令他解下,不想被將軍看見,並無戲弄之心!” 一位小卒開口答道。 劉賜聞言點點頭,仔細打量起大漢。 只見此人四十來歲,身材十分健壯,不是大腹便便的草包模樣。 而且面容帶著寬厚,眼中雖有驚慌,但沒有面對生死時的歇斯底里。 這位大漢見馬上之人打量自己,便也瞪眼對視起來。 “哈哈,我觀閣下容貌非凡,不如投效漢軍,隨我一起同誅滅
《重生成為漢靈帝的小說》 第143章 任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