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7章 來歙、傅俊被抄家 (第1/1頁)

木裡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夜歡飲。 第二日,羅陽率部眾尋到宗佻大營,傅俊被拜為校尉。 定陵、郾縣也傳來訊息,兩座城池已被攻破,正將收繳的糧食輜重運去宛城。 等訊息傳到長安後,朝野震動,王莽發下昭書。 “大司空隆新公,宗室戚屬,前以虎牙將軍東指則反虜破滅,西擊則逆賊靡碎,此乃新室威寶之臣也。今遣大司空將百萬之師征伐剿絕前隊叛賊。” 大司空王邑和王莽是叔伯兄弟,當年東郡太守翟義起兵反莽,王邑受命帶兵破之。 王莽將其視為股肱之臣,國之重器。 如今關東數郡糜爛,老王終於要祭出手中的大殺器了。 發下詔令,關東一切軍政皆聽王邑,並傾盡府庫金寶財貨,猛虎奇獸,以壯大司空聲威。 王邑得了詔令,帶人一路疾馳趕到洛陽和司徒王尋匯合。 發下詔函,曉喻冀州、幷州、司隸校等部,發州郡精兵,由各牧守帶領,定期會於洛陽。 而王莽將王邑派出去後,心中既恨且惱,自己受天承命,得踐大位,反賊為何猖獗如此! 正巧有繡衣使者上書,前朝諫大夫來衝之子來歙,乃劉氏外戚,曾與叛賊劉演來往甚密,早有不臣之心。 王莽正無處發洩,當即下令將來歙一家收捕入獄。 而來歙正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所幸府中並沒有什麼親眷,只他一人被披甲帶鎖押往大牢。 “恩主往日對我等不薄,怎能忍心教賊吏拿去,往大獄中受苦。諸位,養兵其千日用兵一時。若思往日恩義,且隨我一同砍殺賊吏,將恩主救出。” 來府食客中有幾個亡命義士,看著來歙被人帶走,便跳出來鼓動眾人。 “滴水之恩怎敢相忘,諸位帶上刀槍,隨我救恩主逃出長安。” 食客們一呼百應,數百人各拿了刀劍,分作幾隊,悄悄尾隨而出。 抓人吏卒還未走出北闕甲地,便被一哄而上的眾人砍翻在地。 “恩主!” 一位食客將來歙身上的枷鎖解開,問道:“恩主,長安已無我等容身之地,如今該如何區處?” 眾吏卒被砍翻在地,竟無一人得脫,百姓也紛紛躲避,街面兒上一時只剩了來府眾人。 “此地不宜久留,且先出了城池再做商議。” 來歙話音剛落,只見後方馬蹄聲響起。 眾人心中一緊,向後望去,卻是看見來福帶著幾個家人,牽著幾匹馬匆匆趕來。 “主人。” 來福趕到近前,翻身下馬。 “主人,我已收拾了金銀細軟,趁此時官府未覺,快快出城吧。” 來歙拍了拍來福肩膀,扭頭對眾人說道:“大行不顧細謹,我便先帶人出城,在城北渭水橫橋等候眾位兄弟。一個時辰為期,若是未曾得脫,可先行藏匿,日後再來南陽尋我。” “恩主且先出城,我等隨後即至。” 說罷,眾人四散開來,鑽入街巷,往橫門、廚城門方向趕去。 至於能不能逃出去,便各安天命了。 而來福自從鄧禹走後,逐貧居也轉讓他人,自己得了許多賞錢又回到來府。 本想有了本錢討兩房妻妾,不過如今情勢有變,只能跟著主人亡命天涯。 他和來歙騎上馬,帶著幾個家人,快馬向橫門趕去。 所幸沒有遇到什麼阻礙,順利的出了長安。 在橫橋尋到一處坡地,等候眾位食客到來。 一個時辰後,只有八十多人趕至。 來歙不敢久留,開口道:“情勢迫急,此地也不可久留,若叫官府沿路追來,我等死無葬身之地也。趁天色未晚,且先離了是非之所,再行計較。” 說罷,帶人朝東繞過長安城,一路疾馳,往藍田方向奔行而去。 且不說來翕家的賓客彪悍劫囚,和恩主逃出生天。再說穎川襄城。 襄城乃郡中小縣,距離穎陽不遠。 縣長聽說昆陽被破,南邊的定陵、郾縣也叫叛軍佔領,嚇得心驚膽戰,整日站在城頭觀望,害怕哪一天賊兵突然出現城下,攻打自家城池。 “明庭,數日前賊兵盤踞三山亭,逃回驛卒言說亭長死於亂軍之中。不過有鄉民傳言,那傅俊率領食客投了叛軍,不知是真是假。” 縣丞此時也站在城頭 ,和縣長大人訴說近日聽來的傳聞。 “哦!竟有此事。” 縣長聞言,登時怒火中燒,繼續開口道:“那傅俊與叛賊藏宮相交莫逆,早已包藏禍心,如今果然投了叛軍。鼠輩不知廉恥,罔顧朝廷恩義,也不怕日後懸首城下,死無葬身之地嗎!” 縣長此刻只說朝廷恩義,卻也不提當日如何勒索人家錢財。 而幾位歸來的驛卒倒也是信義之人,沒將傅俊投賊的事情說出來。 不過三山亭跑過來的鄉民,卻實實在在的瞧見亭長大人和賊兵眉來眼去,訊息自然是瞞不過的。 縣丞先看著咬牙切齒的縣長,又開口說道:“傅俊雖走,但其母弟族人仍在城中,日後若與賊人串通,豈不是一場禍端,不如.....。”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重生變成劉秀的小說全本》 第147章 來歙、傅俊被抄家(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