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1章 餘緒 (第1/2頁)

木裡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宗身為皇孫,爵為上公,知寬等叛逆族類,而與交通;刻銅印三,文意甚害,不知厭足,欲窺非望。《春秋》之義,‘君親毋將,將而誅焉。’宗迷惑失道,自取此事,烏呼哀哉!宗本名會宗,以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貶爵,改號,賜諡為功崇繆伯,以諸伯之禮葬於故同谷城郡。” 因為當事人已死,數日後,王宗謀逆一案落下帷幕。果然皇家無親情,作為親爺爺的王莽,給孫子下了批語,降爵賜諡為功崇繆伯,將屍身發往同谷城下葬。 此等皇家醜事,王莽也不藏著掖著,而是將詔書昭告天下,以儆效尤。 羅陽聽了“君親毋將,將而誅焉。”不禁會心一笑。王宗做出如此大逆之事,即便沒有自殺,希冀求活,他那正直無私的爺爺也會六親不認,少不了一杯鴆酒。 至於將王宗改回本名王會宗,羅陽知道其中緣故,牽扯到了平帝時的一樁舊事。 那時身為定陶王的漢哀帝劉欣與三叔中山孝王劉興進京競選太子之位。劉欣奶奶定陶太后傅氏結通趙皇后姊妹,吹起枕邊風,再加上劉興的表現有點尷尬,盡出洋相。 漢成帝以《禮》兄弟不相入廟為由,增封劉興食邑萬戶,將其打發了。 劉興高興而來,敗興而歸,與皇位擦肩而過,心中滿是怨念,回家後老婆生了個兒子,起名叫劉箕子,也就是後來的漢平帝。 箕子為紂王叔父,商朝大賢,親眼見證了殷商亡國之禍。 劉興給兒子起名箕子,其中的寓意便很值得思索。 後來劉興亡故,留下孤兒寡母,被掌權的傅太后打擊報復,差點族滅,日子過得很悽慘。 而漢哀帝是個不爭氣的,病死後沒有留下子嗣,由誰來承繼大統便成了問題 往上推,漢成帝無子。再往上推到漢元帝也只剩一個孫子輩男丁劉箕子,與漢哀帝劉欣乃是叔伯兄弟。 按照兄弟不相入廟的禮制,這皇帝的人選該再往上推到漢宣帝,從他的玄孫輩裡挑選一人來繼承皇位。 但王氏一族在傅太后死後,又稍微挽回了頹勢,等哀帝一死又重新掌權。 當初被傅氏一族打壓,王莽自然不會給哀帝一脈機會,那麼中山孝王一脈便是天然盟友。 而中山王正當幼年,便於掌控,所以也管不了什麼兄弟不相入廟,年僅八歲的劉箕子被推上帝位,是為漢平帝。 王莽大兒子的狗血門事件也正發生在這個時候。 不過漢平帝的名字是當年老爹劉興一時激憤取的,繼續沿用恐怕成為笑柄。這時的王莽或許只有做權臣之心,並無篡逆之意。便想了辦法,依《公羊傳》:“二名,非禮也!”將平帝名字改作劉衎。 而孫子王會宗也是二名,王莽須得作出表率,家裡豈能有二名的孫子。索性就把中間的那個會字去掉,王會宗就成了王宗。 如今孫子大逆不道,做爺爺的恨猶不能消,降爵賜惡諡還不罷休,就連名字也給改了過來,可見王莽心有多硬,對禮制的追求有多麼偏執。 倒是羅陽見塵埃落定,這幾日徹底放下心來,趁著天氣還未炎熱,拉著鄧禹悠哉悠哉的去往渭水邊釣魚。 只是和精神小夥搭檔,雖然魚獲不少,到底沒有和韓千千一起來的快活。 “仲華,人心雖則難測,而又最易把握。王宗之死看似童謠之故,實則自取其禍。我與他只有一面之緣,便覺此人鷹揚狼顧,躁虐非常。小小童謠只如魚線吊鉤,勾起者乃王宗心中慾望也!王宗若清靜無為,不做非分之想,即便拿出石刻圖讖也無用處。”羅陽一邊釣魚,一邊馬後炮,給鄧禹講起大道理。 作為前世穿越來的現代靈魂,沒想到自己竟有老陰幣的潛質,揮手間就把王宗置於死地。此刻的他覺得有些不真實,又有些成就感,志得意滿下便給鄧禹灌輸起大道理。 一旁的小夥子拿著魚竿,正襟危坐,一臉認真的聽著兄長說講,還時不時點頭附和。 “仲華,童謠之事須得守口如瓶,若是傳將出去,我等皆死無葬身之地也。這些時日便在太學攻書,少些走動。”羅陽又不放心的叮囑道。 “兄長放心,我與仲先知曉其中厲害。”鄧禹回道。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時日有許多繡衣執法出沒於長安街巷和京畿附近,似是在打探什麼。 若是羅陽有訊息渠道,必然能嚇尿嘍。這些繡衣打探的不是別的,正是關於童謠的出處。 不過由於三人做的隱秘,社日時喬裝打扮,接觸的也都是孩童。且這個時代沒有攝像頭,繡衣們努力探查多日,並沒有尋到什麼線索,最後只能做了無頭案。 長安城中,因為王宗之死對童謠又做出了許多版本的解釋。有說是隱太子降下讖言,將王宗帶走的;也有說是舜帝在天有靈,剪除不肖後裔的。 總之正反一張嘴,怎麼說都有道理。 羅陽與鄧禹對長安城中發生的這些風波,一概不知,只將魚簍裝滿,便悠哉悠哉的將漁具和魚獲扔上驢車,返回太學。 春夏之交,惠風和暢,雲捲雲舒下,景色十分宜人。從車窗向遠望去,一

《重生變成劉秀的小說全本》 第81章 餘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