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4章 族學 (第1/2頁)

竹由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少華和劉大壯招呼著族老們一起喝酒吃席,今日族裡還來了不少孩子過來,劉少華看著那些孩子心念一動,想起自己的同窗,心裡有了些想法。 “叔爺,各位族老,大家都知道讀書好了未來才能改換門庭有其它出路,不知族老們有沒有想過咱們族裡辦個族學呢?這樣也能族裡小一輩的孩子們有書可讀,以後說不定咱們族裡還能出更多的童生秀才,甚至是舉人,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劉少華端著自己的酒杯,試探的說道。 劉博昌與幾位族老對視一眼,對於劉少華描繪的族中子弟的未來都很是心動,那種情景光是想想都心緒激盪。 “也不是沒起過這種念頭,但咱們族裡雖說不至於有人窮到餓死,但也都沒什麼錢啊,辦族學場地倒是好搞,每家出兩個人就能建起來。 但是筆墨紙硯,還有請先生要給的束脩,四時八節的禮品,那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少華,昨日我聽你娘有提過一嘴你是要繼續去府城去求學的,難道你現在改變主意了? 打算留下來教咱們族裡的這些孩子們?”劉博昌見他突然說這事,心裡倒是有些急了。 雖說有個秀才公教族裡的孩子們,那對全族人都是件大好事,怕是沒人會反對。 但他還是希望少華這孩子繼續去讀書的,他這年紀也不算大,再努力一把考考,說不準真能考上舉人呢! 族裡其他孩子有沒有讀書天賦,未來能不能讀出頭來還難說,但是劉少華現在是已經讀出了點名堂了,他要是能考上舉人了,那能更拉拔著族裡,孩子們以後讀書的問題怕是就能很輕易的解決了。 秀才和舉人之間,可是有很大一條鴻溝的。 考中舉人便是已經獲得了候選官員的身份,在固定的時間裡,吏部都會從落選的舉人中挑選部分官員。 一般會授予縣丞、教諭的職位,偶爾也會獲得知縣的官職。 這是真正的有機會踏入官途,能改變一家人以及一族人命運的了。 “不是的叔爺,我還是要去府城去求學的。但此次與我一同趕考的有位同窗,已經考了三次了都未考上,他家中也並不是很寬裕,如今已是把家中資產全部花光了。 之前我與他閒聊時,他有提及到接下來不打算去繼續考了,打算以後就教教書,若是學業上還能有長進,再去考。 他兒時父親便出意外去世了,是寡母把他拉扯長大的,又讓他讀書考上了童生,家中除了母親也無其他親人了。 我便想著先跟族老們提一下,如若你們有這個心的話,我去找我這位同窗聊聊,讓他過來教我們族裡的孩子們。 束脩方面我們家這邊出一半,族裡只需要準備好授課的場地進族學的孩子家裡出一半束脩就好了。”劉少華見劉博昌想岔了,連忙否認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這個同窗是個溫和性子,平日裡就是遇上再生氣的事也都是好言好語的說話,他與之相處時間挺久的,據他觀察,這人是個品性很不錯的人。 這樣的人教孩子們唸書,也能夠放心。 劉博昌這才鬆了口氣,與其他族老們對視了一眼,如果是劉少華他們家給那位先生出一半的束脩的話,那光他們幾家都能有不少孩子去讀書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確實不錯,是可行的。只我還有一個顧慮,他是哪裡人士?他一個童生,去別的村子給人家教書的話,他族裡或者村裡不會有意見嗎?”劉博昌問道。 “這個您放心,他與他母親住在離咱們村子十來裡地外的清江村。您還記得二十多年前北邊發生很嚴重的旱災,咱們縣來了不少逃荒的難民嗎? 這清江村所住的村民差不多都是當時的難民,他父母就是當時逃荒來的,逃荒到這邊後才生下的他。 那個村子由於差不多都是難民來的,並沒有說對他有什麼約束的,這邊除了他母親他也沒有其他的親人了。”劉少華解釋道。 他這位同窗名叫蘇士誠,今年剛剛二十,因為一直只想著考出頭來,並未娶妻。 他爹在逃荒前是個富商,不知逃荒路上發生了什麼最終來到永安縣的時候只有他和妻子兩人了。 但這人是個有成算的,表面穿的破破爛爛和難民分不出兩樣,自己和妻子的衣物上卻都縫了銀票,一路帶到了這邊。 安頓下來後便馬上買了幾十畝良田佃租給了其他人收租子成了個小地主,多少還是剩下了這麼多的家底,他爹又會去鎮上和縣城裡做些小生意,所以蘇士誠才能一直有錢讀書。 但自從他爹去世後,他們家除了地裡的收成就沒有其它進項了。 蘇世誠的筆墨紙硯,書院束脩,四季衣裳都是要錢,母子倆一直在吃老本。 直到蘇世誠開始參加科考,童生試他考了三次才考上,期間去府城每次都是一大筆花銷,於是母子倆就開始賣家裡的田地給他去考試。 到現在他第三次參加院試考秀才,家裡的地已經被賣光了,除了自家住的房子外已經沒有其它東西可以賣掉給他去考試了。 所以蘇世誠才開始妥協,想著以後做個教

《穿書熟知劇情後帶全家躺贏》 第194章 族學(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