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6部分 (第1/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所有的領導和同事也開始對我刮目相看。於是,接下來幾天講座全部安排我來翻譯。後來對外經貿部國際組織聯絡司還打算借調我去聯合國組織機構做翻譯,但我的單位領導這時更願意我在本單位發揮作用。我的這段經歷,可以說是充分準備、抓住機遇取得工作成功的最好詮釋。

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人,只有對行動目標做好充分準備的人,才能在關鍵時刻頂上去,甚至嶄露頭角。一般而言,我們在行動之前需要做這些準備:

——思想準備。做任何事情,如果有了思想上的準備,就已經有了一個好的心態開始。

——資訊準備。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應對複雜環境和問題,需要我們對環境和問題有一個基本的掌握和了解。

——能力準備。要使自己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寬廣的視野和掌控局面的綜合能力。

——人脈準備。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很多時候,一個人單槍匹馬很難成事。

(2)持續專注

歌德曾有句名言:“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必須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第6章 高效行動(7)

“持續專注”,就是把行動力堅持和專心在主要目標和主要行動上,這包括兩個方面:

——對於主要的目標專心致志,並且敢於在困境中堅持,善於在順境中專注;

——對於次要的、不必要的行動目標和事務,果斷地放棄。

這同樣也是經營企業的智慧,對於許多企業來說,解決財務危機方法就是專注那些能夠盈利的核心專案,關閉虧錢的專案。而在企業發展順利之時,也同樣需要避免在無關緊要的業務上四面出擊,而要把主要精力專注於核心專案上。

聯辦的經營方針: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建立者之一,王波明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可謂標誌性人物。他的聯辦有一個“四項基本原則”,其中一條就是:“長期行為,踏踏實實做一件事,構建一個百年老店”。據說,就是因為堅持這一“原則”,他曾拒絕過幾次機會不錯的收購。

第一次收購是香港中策投資的黃宏年想買聯辦的和訊,代價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一億股股票。這家公司就是後來赫赫有名的盈科動力,據說當時李澤楷也剛剛進入那家企業。然而,王波明考慮到這種投機性的東西和聯辦的長期行為理念不符合——拒絕。第二次收購是在2000年,軟銀打算收購聯辦在香港的媒體公司財訊,出價20個億。聯辦的領導者們因為“方向”的不一致,再次拒絕。

其實,當時財訊也許不值20個億,但王波明內心非常平和,因為他和戰友的目標是將企業長期做下去,使之基業長青。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老老實實地持續專注地經營,而不管“其他”無關主要方向的誘惑。今天,財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財經媒體集團。

我所接觸採訪的大多數成功者,都是能夠專注於主要目標的人,這也是他們的共識。正如蘇軾的名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而曾國藩也認為:“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人生開放,是要有多元愛好,做多元事,成多元才,但是人也只有兩隻手,一天只有24小時。一個人能同時把握的事情實在太有限,所以在具體行動中,這些開放型成功者從不三心二意,並且善於分清主次急緩,能夠持續專注於最重要的目標、最有效能的事務。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的CEO王冉就認為:“通常一個人只能做好一件事,一定要選擇自己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事情去做。”

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則說:“我學到的一個很大教訓是,當一個公司開始不能專注主業,太貪心地擴張很多業務的時候,反而把他寶貴的東西稀釋了,也就是經理人的注意力。也許CEO都很能幹,但他每天要把60%、70%的精力都花費在理解那些自己不熟悉的新業務上的時候,反而只會把他的主業給荒廢了。”

(3)注意關鍵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是汪中求一本暢銷書的書名,也是我和汪中求先生在山東大學同場演講時他的演講主題。汪中求認為:“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在中國,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

《釋放你的人生》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