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章 薩德勒的拳擊教學 (第1/3頁)

王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薩德勒給王雷上的第一堂課是如何正確的握拳。

薩德勒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課,讓王雷必須專心的聽。

正確的握拳姿態不但能夠增強有效的打擊力量,還能夠避免拳頭,尤其是手指受傷。

有統計以來,拳臺上最常見的受傷事故就是拳手出拳不慎導致手指,尤其是大拇指關節受傷。

原因不止是握拳的姿態不正確,還包括拳頭與攻擊目標的接觸點不對。

拳臺上的對手不是沙袋或拳靶,一拳打在對方堅硬的腦袋上,據拳姿態不標準再加上接觸點不對,比如打擺拳時用大拇指關節這一側打在對方的腦袋堅硬部位,在力的互相作用效果下,哪怕有厚厚的拳套保護,也十有*會導致大拇指關節劇疼甚至骨折。

這種說法王雷前世倒曾經體驗過,因為打架不小心一拳擊中對手的腦袋卻傷到了大拇指,疼了他好幾天,大拇指關節都腫了。

薩德勒所教的握拳姿態倒與別的武術流派的姿態差不多,強調拳面要平,大拇指要緊緊的扣在食中二指的第二關節處,拳背和腕關節要平,要與拳面形成完美的九十度。

握拳的姿態重要,打擊的接觸點也很重要,薩德勒強調不管用直拳擺拳或是鉤拳攻擊,必須用拳峰部位接觸打擊面,不得用拳峰以外的部位,尤其是大拇指關節這一側接觸打擊點面。

之後,薩德勒又教王雷如何纏繃帶。

繃帶纏得好,能夠有效的減低拳頭和手指受傷的機率。

纏好繃帶,戴上一對重226克的紅色拳擊手套,薩德勒才開始教王雷站姿。

拳擊的站姿是基礎中的基礎,初學者必須要十二分的重視。

站姿不對,很容易讓對手找到空隙擊中面部要害。

拳擊手的站姿雖然大都不相同,但初學者卻都是一樣的,必須要用標準的站姿。

跟形意拳的三體式站姿完全不同,薩德勒強調必須保證雙拳永遠抬起護在面部視線之下的部位,不管出拳收拳都不得落下。而雙腿膝蓋必須得保持彎曲,後腳跟必須抬起來。

不斷的調整站姿,站了差不多十分鐘左右後,薩德勒才滿意。

認真的指導王雷如何熱身,拉伸雙臂和下腰後,薩德勒又教王雷打刺拳。

以左手在前的傳統姿勢站立,左手肘關節快速屈伸,拳頭好像毒蜂或是眼鏡蛇一樣向前點選,一觸就收。

這是拳擊技術中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拳法,可以說是其他拳法的探路或開路先鋒。

拳擊手最常用的打法就是不斷的用前手刺拳試探對手,尋找出重拳的時機,等到對手露出破綻後,後手重拳就如炮彈般轟炸而出,出其不意一拳擊倒對手。

拳王阿里,後來的英國拳王倫諾克斯·劉易斯,甚至還有之後復出的老拳王喬治·福爾曼,都很擅長這種打法。

實際上,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拳擊手都擅長這種打法<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所以練好刺拳很重要。

不但要以左手在前的姿勢練習,還要以右手在前的姿勢練習。

一般的拳手習慣了左手在前的傳統姿勢,換成右手在前的姿勢就會有點彆扭。左撇子拳手則相反。

但巧合的是,王雷卻沒這個問題,他左右都很均衡,能夠轉換自如。

之所以會左右均衡,卻是因為他前世少年時練過李小龍的截拳道。李小龍的截拳道的站姿是將靈活有力的右手放在前面的姿勢,攻擊時強呼叫前手直拳或前腳來攻擊,左撇子則相反。

而在這一世跟爺爺練形意拳時,爺爺教他練的五形拳之崩拳也強調他以右手右腿在前的姿勢來打崩拳。

練得習慣了的王雷轉換成姿勢時倒沒什麼不自然,左右姿勢能夠轉換自如,變得十分均衡了。

這個發現倒令薩德勒大為驚喜。

能夠左右均衡,姿勢轉換自如的拳手,在拳臺上更有優勢,更令對手頭疼。

從外形上來看,拳擊的刺拳跟形意拳的崩拳有點相似,區別就是刺拳的目標是對手的面部,崩拳攻擊胸腹,發力短促突擊,強調整體勁和力透臟腑罷了。

大概是這具身體幾年前在爺爺的監督下練慣了崩拳,王雷打刺拳時總會不知不覺的用上崩拳的發力方式,導致他的刺拳不但猝然冷動,即快又烈,爆發力也很猛。

這樣的刺拳,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刺拳,而變成了

《小說拳壇猛龍》 第三章 薩德勒的拳擊教學(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